-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离骚正稿
;屈原
(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Wū)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签订盟约,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Yǐng)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关于楚辞;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全诗372句,分93节,2400余字。
《离骚》的题旨
“离忧”,“屈原放逐,著《离骚》”“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
——班 固《离骚赞序》
“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王 逸《楚辞章句》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离骚》译文 ; 皇(父亲)览揆(kuí 揣度,观察)余初度(刚出生时的器度)兮,肇(zhào 开始)锡( cì 同“赐”)余以嘉(美、善)名(取名,动词)余曰正则兮,字(取字,动词)余曰灵均。; 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德啊,又有优良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佩饰。; 汩(yù,如流水一样迅疾)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之木兰兮,夕揽(拔)洲之宿莽(经冬不凋的草)。 ; 日月忽(快速)其不淹(停止,久留)兮,春与秋其代序(依次更替)。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楚怀王)之迟暮(晚暮,指衰老)。; 不抚(凭借,趁着)壮而弃秽(秽恶)兮,何不改乎此度(治国法度)也?乘骐骥(骏马)以驰骋兮,来吾道(dǎo,通“导”)夫先路(前面的大道)也 !; 昔三后(指禹、汤、文王。“后”,君王)之纯粹(美德)兮,固众芳(喻群贤)之所在。杂申椒(香木名)与菌桂(香木名)兮,岂唯纫夫蕙茝(“蕙” huì “茝” chǎi,香草名)? ; 彼尧、舜之耿介(光明正大)兮,既遵道(遵循正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被(pī 穿衣而不系带,比喻放肆妄行)兮,夫唯捷径(贪走便道)以窘步(寸步难行) 。 ; 唯夫党人(拉帮结派的小人)之偷乐(贪图个人享乐)兮,路幽昧(黑暗)以险(凶险)隘(狭隘)。岂余身之惮(怕)殃(灾祸)兮,恐皇舆(君王的车,这里指国家)之败绩。; 忽(匆忙)奔走以先后兮,及(赶上)前王之踵(zhǒng,脚后跟)武(足迹)。荃(quán 香草名,喻楚怀王)不察余之中情(内心)兮,反信谗(小人的谗言)而齌怒(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