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襄阳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襄阳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36分)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chān) B.錾银(zhǎn) 两靥(yàn) 桌帏(huì)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咨嗟(chǎ) 盥沐(guàn) 贾人(jiǎ) 间或一轮(jiā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涎 黼黻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声 C.驯熟 伶俐 踌躇 悠咽泉流下群山万壑赴门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12分,每题3分)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①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 泰常②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③,欲溯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④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⑤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彪⑥,两得之势也。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 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①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②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③姚泓:后秦国主,羌族人。④兴:姚泓的父亲姚兴。⑤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⑥卞庄刺彪: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 10.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稍迁著作郎中      稍:稍微,略微。 B.道武季年,威严颇峻  季年:晚年。 C.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后患:以后的祸患。 D.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感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   B.不为穷通改节若此。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C.勿令西过。多以微过得罪。   D.臣观其意,必自入关。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 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 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 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3分) 译文: (2)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4分) 译文: (3)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问 菊①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②何妨片语时。 [注]①本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为林黛玉所作。 ②解语:会说话,解人意。 (1)这首诗“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