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药源性肝病模型的构建及其病理学观察-大连海洋大学.PDF

中华鳖药源性肝病模型的构建及其病理学观察-大连海洋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鳖药源性肝病模型的构建及其病理学观察-大连海洋大学

第28卷第1期 大 连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Vol.28 No.1 20 13 年2 月 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Feb . 2013 文章编号:2095-1388(2013)01-0061-06 中华鳖药源性肝病模型的构建及其病理学观察 1、2 1 1 1 1 1 1 陈彦伶 , 牟群 , 潘连德 , 刘译浓 , 王爱卿 , 郑佳瑞 , 邱进 摇 摇 摇 (1. 上海海洋大学 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2. 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 四川 宜宾644000) 摘要:根据预试验结果, 通过对人工饲养的中华鳖 Trionyx sinensis 投喂含2 g/ kg (饲料) 诺氟沙星和 10 g/ kg (饲料) 土霉素的药饵, 以及设定空白对照组 (共8个试验组), 构建中华鳖药源性肝病模型, 运 用组织与细胞病理学方法, 研究患药源性肝病的中华鳖组织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的病理变化。 结果表明: 构 建的药源性肝病模型中, 诺氟沙星组阳性率最高 (31郾3%), 土霉素组阳性率略低 (15郾0%), 与诺氟沙星 组和土霉素组池水相通的对照组阳性率较低 (10郾0%、 5郾0%), 而4 个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现阳性个体; 高 剂量和长时间使用两种药物均可导致中华鳖出现典型的 “白底板冶 症状; 患药源性肝病的中华鳖肝、 脾、 肾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其中肝组织病变最为严重, 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病例的病理过程均符合非寄生性 肝病特征。 药物致中华鳖肝组织损害的组织病理过程是: 在药毒作用下, 起初表现为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 症反应, 肝静脉扩张、 分支血液回流受阻, 窦状隙扩张, 肝淤血严重, 体积增大显著, 后期肝细胞索先于 扩张的肝血窦变性和坏死, 最终肝血窦也坏死, 肝组织硬变并有肝性血样腹水产生; 肝细胞内脂滴越来越 多, 核固缩变形,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以及内质网膨胀而破碎, 细胞膜破碎, 炎性细胞数量多, 细胞病变与 组织病理具有一致性。 药源性肝病的转归表明, 当致病因素 (大剂量药物饵料) 撤销后, 中华鳖有较强的 恢复性, 且土霉素组较诺氟沙星组康复的快。 关键词:中华鳖; 药源性肝病; “白底板冶 症状; 组织与细胞病理学; 肝病模型 中图分类号: S941郾69 摇 摇 摇 摇 文献标志码: A 摇 摇 中华鳖 Trionyx sinensis 集约化养殖的疾病诊断 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研究中, 笔者使用常用药 及其控制效果, 已成为决定其经济效益的重要问 物构建具有 “白底板冶 症状的中华鳖药源性肝病 题。 中华鳖 “白底板冶 病和具有 “白底板冶 症状 动物模型, 研究该病的病因、 病理过程以及病理机 [1] 的疾病流行广、 危害严重 , 被养鳖者称之为 制和病理转归等问题, 旨在为正确诊断具有 “白 “不治之症冶。 这些疾病的研究报道较多, 发现的 底板冶 症状的疾病和预防与控制中华鳖药源性肝 [2] [3-4] 病原有病毒 、 细菌 、 细菌与病毒的混合感 病提供科学指导。 [5-6] [7] 染 、 非寄生性病因 等, 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治 1摇 材料与方法 疗及预防方法[4-5,8] , 但均未取得理想效果。 患病 中华鳖表现出 “白底板冶 是一种典型的全身缺血 1郾1摇 材料 [1] [7,9] 的腹面临床症状, 牟群等 和潘连德等 研究发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