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微生物观察方法涂片.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微生物观察方法涂片

(四)多细胞真菌-曲霉(示教) 于显微镜高倍镜观察其菌丝和孢子形态。 曲霉菌 100倍 曲霉菌 400倍 (四)多细胞真菌-不染色观察 1.直接镜检:将长有真菌的平板直接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菌丝和孢子。 2.涂片检查:取棉兰染液1滴于玻片上,用接种环取少量真菌的菌丝于棉兰中混匀,盖上血盖片,尽量不要产生气泡,低倍镜或高倍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 3.胶带法镜检:取一小段透明胶带,粘取少量霉菌菌落贴在玻片上,低倍镜或高倍镜下观察菌丝和孢子。 (一)目的 二、口腔微生物观察 了解口腔微生物的种类 口腔为人体四大“菌库”之一。 口腔为机体正常微生物定植的最佳生态区。 温度:36.5~37 ℃ 湿度:适宜 pH:5.4 ~ 7.0 营养:丰富的营养源。 * 口腔微生物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微生物。 细菌学之父 Antony van Leeuwenhoek ( 1632-1723 )在 1679 年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牙垢上的各种球形、 杆状和螺旋形的“小动物”,这就是我们现在认识的球菌、 杆菌和螺旋体。 口腔微生物群 * 目前有关口腔微生物分布的研究主要是细菌,其次是真菌,对病毒、支原体和原虫等口腔微生物分布的文献鲜见。 细 菌 真 菌 病 毒 原 虫 口腔微生物群 * 在一项出生 1~2 天的新生儿口腔菌群调查中发现,在新生儿口腔中检出与母亲口腔中相同血清型的唾液链球菌 。 一项对父子(女)或母子(女)口腔内中间普雷沃菌的检测,也发现了相同血清型的中间普雷沃菌在父子(女)或母子(女)口腔中存在。 研究者们在剖腹产的新生儿口腔 中未检查出细菌,由此认为人出生 时口腔一般是无菌的。 来源:父母或亲密接触的人 唾液链球菌是新生儿口腔中最早定植的链球菌菌种, 98%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 1~2 天,即可从口腔中分离到唾液链球菌。 以上这些研究结果 均提示了细菌来源于新生儿的母亲或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口腔细菌在亲属或家庭中流行 或传播的可能性。 1.菌种 自取:无菌棉签自取口腔标本获得 2.试剂 革兰染液 抗酸染液 3.其它材料 无菌棉签,载玻片,染色盘,染色架,洗液瓶,酒精灯 等。 (二)材料 1.细菌涂片的制备 涂片 干燥 固定 (三)口腔微生物观察方法 涂片: 1)画涂片区:同革兰染色; 2)取1滴生理盐水于涂片区; 3)如图将无菌棉签放入口腔,唾液湿润棉签后擦 取内表面牙垢附近取样,之后立即与涂片区生 理盐水混合制成细菌涂片。 干燥和固定方法同革兰染色 冲洗 染色完成之后,在涂片区滴上香柏油使用油镜观察实验结果 2.革兰染色 ①龙胆紫液 ②碘液 ③脱色液 ④沙黄溶液复染 吸水纸吸干 10s 10s 10~20s 10s 冲洗,甩干 冲洗,甩干 冲洗,甩干 (四)口腔微生物观察方法 (1)细菌涂片的制备(取样同革兰染色) 涂片 干燥 固定 (2)染色 1)初染: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2-3 滴,在火焰高处(2-10cm)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出现蒸汽即暂时离开,加热3~5min,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2)脱色: 3%盐酸酒精脱色30s~1min;用水冲洗。 3)复染: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min;用水冲洗后用吸水纸吸干。 (3) 用油镜观察 3.抗酸染色 口腔上皮细胞和细菌 1000倍 (一)目的 三、牙菌斑生物膜检测 了解牙菌斑生物膜的概念 了解牙菌斑检测的意义 1.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 是黏附于牙面、口内修复体和矫治器表面由微生物及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等 组成的,软而未矿化,与口腔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的,有 高度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膜性聚合物。 (二)牙菌斑生物膜简介 * 2.特点 黏附力强,不易被水冲去或漱掉。 胞外物质基本成分:水、蛋白质、多糖、脂质和无机物等。 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选择性吸附至牙面, 形成一层无细胞、无结构的薄膜 。 3.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分3个阶段 (1)获得性薄膜的形成 作用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