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新-务实维新 敢为人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建新-务实维新 敢为人先

吴建新:务实维新 敢为人先   吴建新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先后独立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12年10月10日,被授予中华职教社第三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在中国高校校长圈里,高职校长们“纵横”高教、职教两大领域,绝对是一群“有故事的人”。 身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建新的故事有一个戏剧性的开始――2006年3月,时任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副主席的他赴筹建中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视察工作,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算是他对职业教育的首次“亲密接触”。不曾想,这竟成了他结缘职教的开始――随后,他被任命为这所新生的高职学院的院长,从此开始“懵懵懂懂”地办职教。 让人更感意外的是,吴建新从“懵懂”到“出彩”仅仅用了6年时间――2012年11月,作为非示范性院校,中山职业学院12个建设成果案例入选第五届国家示范性a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成为最抢眼的“高职创意”。要知道,当他率领着中山职院军团摇摇摆摆上路之时,我国首批38所国家级示范校已然喷薄欲出。 对此,吴建新报之一笑,小试成功,大考还在后面…… 发展才是硬道理 初识吴建新,是2012年金秋在山东潍坊举办的高职建设成果展上。当时他正专注地向参观人员介绍学生们自己设计的作品,没有一丝院长的架子,像极了平易近人、热情淳朴的邻家大哥。 或许,正是因为骨子里透着的实诚劲儿,才让他当初毫不犹豫地接过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的重担。 这是一副真正意义上的重担――尽管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进展得如火如荼,但吴建新面对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零起步,一开始甚至连招生都要借助别人的牌子,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然而,这位性情朴实的湖南汉子并没有选择退缩。面对如山的压力和周围闪烁的期盼眼神,他只说了八个字: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这正是吴建新的一贯作风:低调,务实。上任伊始,百业待举,他甚至来不及“表表态”,便率领几乎“赤膊上阵”的中山职院军团打响了办学攻坚战。 发展才是硬道理。深谙此道的吴建新凭借着之前在中山市科技局工作时积累的一些人脉,不辞辛劳地带领办学团队下镇区、入企业、跑基层,深入考察调研,全面了解政府机关、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角色期待,最终提出了“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并以专业建设为发力支点和逻辑起点,初步构思出与中山市经济特色相匹配的专业发展布局。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必须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南区的电梯、古镇的灯饰、沙溪的服装……中山市的特色产业依次在吴建新脑海里掠过,他下定决心,凡是中山市的特色和支柱产业,学院都建成专业与之对接,如果是教育部专业目录里面没有的,那么就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在探索办学方向的同时,吴建新和他的团队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借助中山良好的产业经济环境,将校企合作做扎实,使人才培养真正与市场、与社会紧密对接。在他的直接策划与推动下,学院首届校企合作大会于2008年3月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并且一下子吸引了200多家企业前来“赴约”。 望着行业企业纷纷伸过来的橄榄枝,吴建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原来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为了进一步赢得这些“伙伴”们的心,实现校企一体化发展,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2009年,将原本就紧张的办学场地硬是挤出了近4000平米作为校企合作中心,免费提供给中山市30多家行业协会作为办公场所,成功地建立了一段校企“鱼水情深”的佳话,使学院发展尽享楼台之便,为强化特色专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他马不停蹄,陆续开创了科技特派员、政校企合作专干等合作办学模式,夯实了与市镇两级政府的合作关系,探索建立了“政校企”联盟,使教产一体化深度开展成为可能。据初步统计,仅2011~2012年,学院就先后与古镇、南区、沙溪、小榄等镇区共建了产业学院,充分调动了镇、区政府参与办学的热情,将高职教育真正办到了生产腹地。 2012年,由中国电梯协会主办、学院与中山市电梯行业协会承办的“电梯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论坛”,在全国电梯行业和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协会入校、协同育人的典型案例。 事实再次印证了吴建新的“高明”,专业与产业的同频共振,为学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自此,他率领着中山职院军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跨越发展的“职教梦”。 “三板斧”舞出高职魅力 中山市专业镇建设基础雄厚,特色鲜明,占中山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伴随着中山专业镇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发展瓶颈随之浮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随着办学的逐步深入,吴建新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