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姓的由来
追溯中国千年文化 梁姓的由来 关于制作 制作人:梁谨慧 学校:广州市第四十七 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班级:初一(2)班 制作日期:2006/4/1 制作一览表 目录 梁姓的源流 梁姓源出有三: 1、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 2、春秋时期,晋国有解梁城、高粱、曲梁等地。晋惠公用五个城贿赂秦国,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梁作为自己的姓氏。 3、北魏时,少数民族代兆的拨列兰氏也改姓梁。 梁姓的始祖 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 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人才也辈出,在新加坡就有两个注册的梁姓宗亲团体:南洋梁氏公会与星洲梁氏总会。南洋梁氏公会的会员以福建人占多数,星洲梁氏总会则以广东人居多。 其实,不论是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或任何籍贯的梁氏族人,他 们几乎都是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 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 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 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 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 大约在公元前820年周宣王的时候,伯益的后人秦仲大夫征讨西戍有 功,周平王即位(公元前770年)时,赐秦仲的第二儿子康(名庆)为忠 孝伯爵的官衔,封地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南部),他就在梁山建 立了“梁国”。 到了春秋战国,梁国被秦国所灭,梁国国君的后代,沿用原来的国 名“梁”作为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称他 为“叔鱼公”。 梁姓的迁徙分布 根据《梁氏族谱》记载,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梁鳝是康伯的九世孙,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属山东),其子梁聪又迁到郓州(今约山东沂水县附近)。西汉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孙梁桥徙居安定(大约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开基宗祖;还有一支移居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东汉时,除上述的地区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经有梁氏居民。西晋时,有梁芬,其女为晋怀帝后,因晋室离乱,举族跟随晋室渡江,子孙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属广西)等地间繁衍。梁芬之孙梁遐,在东晋做官,因为桓玄纂位,被迫跟随随晋安帝逃到福建洛阳县三山里,后来在此定居,就成为了梁氏入闽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扩展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世居陆浑的梁肃,在安史叛军入洛阳后,窜身东下,旅于吴越。 梁遐的21世孙梁颀,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县黄淡村;25世孙梁熙嘏,在北宋时迁入广东顺德石蜡,其4世孙梁孟坚又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在此之后,这一支梁氏开始在闽粤发展繁衍。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开基立业。 梁姓的著名人物(1) 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的梁启超(1873—1929)是梁氏族人的杰出 人物之一。他是广东新会人,12岁就考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后来和 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提倡变法维新,光绪廿一年(公元188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和康有为一同发动“公车上书”,1300多个赴京考试的读书人签名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励精图治,由积弱走向富强。 1898年梁启超与康有为等协助光绪皇帝发动“戊戌政变”,这场 “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镇压来,他逃亡日本。梁启超在学术方面也 很有成就,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也曾担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他的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的后人 梁启超一门俊杰,他的长子梁思成(1901—1972)是中国杰出的建筑学家。他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作,曾任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并参与中国国徽和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作出巨大的贡献。后因反对拆除北京城墙而遭受严厉批判。最近他的儿子梁从戒当选为中国政协委员,梁从戒是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梁启超的次子梁思永(1904—1954)是中国杰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