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翻译比喻课件
翻译的比喻Metaphors of Translation 隐喻作为一种悠久而普遍的文化现象,最初是以其独特的修辞功能而引起人们关注的。 如果以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的隐喻理论为起点,那么,隐喻的修辞学研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三百多年。两千多年以来,中外学者对隐喻本质的认识总体上没有超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樊篱。 表面看来,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它是润饰词藻的一种修辞手段,是以言示意的表达方式。深层次看,它是更为广泛和重要的文化现象。隐喻具有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它规范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与把握。?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属于 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他将隐喻定义为:“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 物构成的,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理论包含这样几个要点:其一,就存在形式看,隐喻是以词汇为本位的一种语言现象。其二,就运行工作机制看,隐喻是一种语词替换现象。其三,就存在条件看,隐喻构成的条件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梳理翻译比喻的使用语境和文化意蕴 翻译比喻的研究,是构成译学研究的一个有益课题,不仅有助于增进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同时也对翻译学学科领域的扩大和充实具有独特意义。 翻译的比喻 所谓“翻译比喻”,就是关于翻译的比喻,是指把 翻译或译者比作另类事物,例如把翻译比作“绘画” “临画”,把译者比作“先知”、“启明星”、“媒婆”,把 不抠字面意义的灵活译本,比作“美而不忠的女人” 等。 翻译比喻以类比和形象的手段来界定翻译的意 义,刻画翻译的功能和方法,其表达效果往往优胜于平铺直叙的解释;而使用类比的、形象的手段来描述 或解释翻译,即是“翻译比喻”的意义所在。 一、绘画、雕刻类(共45条:中文21,英文24) (1)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1951:80) (2) 译文学书的工作就不同了:他所用的不是与原作同样的颜料,但却要他的画图有与原作同样的力量与效果。(郑振铎:译文学书的方法如何? 1921.:379) (3) 翻译是画画,不是照相;是念台词,不是背书。(王宗炎《评齐沛合译》,外国语, 1981, (4). 页3 (4)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drawing after the life... (Dryden, John. Preface to Sylvae: Or, the Second Part of Poetical Miscellanies, 1685. Reprinted in Schulte et a.l, 1992. 23.) (5) Translation is precisely what the copying of a given model is to a beginner in the art of painting. (Gottsched, Extract from the Critische Dichtkunst (Critical Poetics, 1743. Translated and reprinted in Lefevere, 1992. 57.) (6) Scientific translations are manifestly paralleled by the work of the photographer, and contain, perhaps, about the same proportion of art, as the artist understands the word. Yet both translation and photography are affected by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of the operator. (Sav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 London: Jonathan Cape, 1968, 32) 二、音乐、表演类(共33条:中文19,英文14) (1) 在演技上,理想的译者应该是“千面人”,不是“性格演员”。 (余光中《翻译和创作》,1969,罗新璋《翻译论集》, 1984. 742-753 ) (2) [翻译]正如用琵琶、秦筝、觱栗奏雅乐,节拍虽同,而音韵乖矣。 (钱钟书《翻译术开宗明义》,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1.) (3) [Willard Trask(1900-1980) says] “I realized that the tran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