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读懂古诗()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 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 其二》) 2.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红楼梦》) 借你一双慧眼 ——怎样快速读懂一首古诗词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三看”“三抓”) 三看 看标题,明意思 看作者,明风格 看注释,明缘由 三抓 抓意象,明意境 抓诗眼,明情感 抓题干,明暗示 练一练:试读下面标题,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①咏素蝶诗 (2010全国卷1) ②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2008湖南) 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 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 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交代了写作缘由(朋友远谪) 暗示了写作目的(同情,慰藉) 暗示了感情基调和内容(怀人之愁) 带着标题去读诗 例题举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2015课标卷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二、看作者 明风格 诗人各有各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所以诗歌内容、诗歌风格各有偏重。如李清照的婉约,苏轼的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陶渊明的热爱田园。一些名家往往有其一贯的诗风,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白居易的 平易通俗,王维的诗中有画,孟郊贾岛的郊寒岛瘦,苏轼的词豪放旷达,慷慨豪迈,辛弃疾的词苍凉豪壮,擅长用典等等。 例题举隅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5福建卷)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三、看注释 明缘由 高考所选诗歌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你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往往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例题举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3衡水模拟题)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应进士科的朱床余平日深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当时,张籍已名闻诗坛,又很乐于提掖后进,他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 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2)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 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