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疟疾(何延专)课件
* 疟 疾 P.178 目的和要求 掌握:病原学(种类及在人体内发育过程与发病、复发、传播的关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治疗(病原治疗) 熟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并发症、鉴别诊断、预防 了解:预后 百色市流行情况 右江区12个乡镇均为疟疾流行区,大规模防治前的疟疾发病率最高达947/万(1971年),传播媒介主要以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为主。1983~1999年,全区共血检常住人口发热病人505746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人13641人次,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31%和1.217%。2000年防治效果考核,对7个乡镇10个自然屯共1086人进行疟原虫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对上述10个自然屯居民1086人取血进行疟疾间接荧光抗体测定,平均抗体阳性率为0.37%,抗体阳性者血检原虫均为阴性;年带虫发病率1997、1998、2000、2002、2003年均为零,1996、1999年均为0.33/10万,2001、2004、2005均为0.31/10万,1986年以来未发现当地传播的恶性疟病例。结论2000年经自治区卫生厅考核工作组审评,右江区已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病标准。 [病例分析] 男性患者,农民,28岁,家住南方农村,1年前曾有间歇性寒战、发热、大汗淋漓,隔天发作一次,10天后自行停止。以 后曾有类似发作2次。近一周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寒战、发热,有时出汗较多。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 无腹壁 静脉显露,肝未触及,脾左肋下3cm,边钝,质硬,腹水征阴性。试问: (1)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其诊断依据是什么? (3) 为明确诊断应做哪些必要的病原学检查? [概述]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俗称“打摆子” ,是由疟原虫引起,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发热性寄生虫病。夏秋季多发,临床上以周期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主要特点。 疟原虫的生活史 雌雄配子体 动合子 囊合子 感染性子孢子 裂殖子 裂殖体 感染性子孢子 雌雄配子体 裂殖子 裂殖体 大滋养体 小滋养体 环状体 临床发作 入血 入血 按蚊叮咬患者 叮咬健康人 入血 速发型 迟发型(间日、卵形) 蚊虫体 内发育 肝细胞 内期 红细胞 内期 三、不同疟原虫的发育成熟时间 P.V和P.O为48小时,P.M72小时,P.F36~48小时。 意义:发育成熟时间就是周期发作的时间。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疟原虫者。后者是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雌性按蚊叮咬(虫媒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2、也可经输带疟原虫的血液而传播。 3、母婴传播。 我国不同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按蚊 平原—中华按蚊 山区—微小按蚊 海南岛山林地区—大劣按蚊 丘陵地区—嗜人按蚊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免疫力不持久,各型疟疾无交叉免疫性。 四、流行特征 其次为温带,夏秋 季多发 热带、亚 热带最多见 不分季节性 1、热带主要流行恶性疟 2、流行区间日疟最广 3、我国云南和海南为间 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 其他地区间日疟为主 ※[发病机理与病理] 尚未完全明确 一、临床发作的主要机理:红细胞胀破后,大量的裂殖子、多种细胞因子及其他代谢产物入血。 二、周期性发作的原因:红细胞胀破后释放的裂殖子有部分侵入新的红细胞,进行繁殖发育。 三、远期复发的原因:迟发型裂殖体的发育成熟 四、慢性带虫者的产生机理: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可获得一定免疫,但由于疟原虫的大量繁殖的抗原的多样性,使其未能被完全消灭。 五、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相关因素: 1、原虫血症的数量。 2、不同疟原虫侵犯的红细胞类型。 恶性疟——任何年龄的红细胞 间日疟、卵形疟——年幼红细胞 三日疟——衰老红细胞。 因此病情严重程度,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 六、脑型疟疾 微血管堵塞造成病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