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控制工程考研自控课件15.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出射角(或入射角)是指根轨迹离 开复极点 (或终止复零点)处切线的 倾角。 在根轨迹曲线上取试验点s1,与 复极点pa的距离为 。 当 时,可近似地认为s1在切线上,切线的倾角就等于复极点的 出射角。 所以 的出射角: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八. 根轨迹与虚轴交点 根轨迹与虚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满足特征方程 的 值。工作在此点时,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介绍常用的三种方法。 (1) 利用特征方程求取。用 替代s,令虚部、实部分别等于零,求得 和对应的 K*。 (2) 利用劳斯阵列求取。将劳斯阵列中s2行系数构造的辅助方程求得。若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多于两个,则应取劳斯阵列中大于2的偶次方行的系数构造的辅助方程求得。 (3) 利用试探法求取。先给出根轨迹的大致图形,根据经验选择满足幅角条件的试探点求出 ,再利用幅值条件确定交点处的K*值。 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根轨迹图 解:开环极点:0、-3、-1+j、-1-j 开环零点:4 个无限零点 (1) 渐近线:应有n-m=4-0=4条渐近线。 渐近线的倾角: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2) 实轴上的根轨迹:0 ? -3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3)分离点: 利用试探法求得 (4)极点p3的出射角 :不难求得极点p1、 p2、 p4到p3的 幅角分别 、 、 . 所以 同理不难求得极点p4处的出射角: (5)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方法一:由特征方程求: 特征方程 :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实部方程: 虚部方程: 解得: 方法二:由劳斯阵列求: 列出劳斯阵列 令s1行首项为零,即 求K*=8.16得,再根据行s2系数得到辅助方程 (舍去)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九. 根轨迹的走向 当n-m≥2满足时,随着K*增加,一些根轨迹分支向左方移动,则另一些根轨迹分支将向右方移动。 开环传递函数: 特征方程: 当满足n-m≥2 时,上式sn-1项将没有同次项可以合并,通常把称之为极点的“重心”。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当 K* 变化时,极点的重心保持不变。所以,为了平衡“重心”的位置,当一部分根轨迹随着的增加向左方移动时,另一部分根轨迹将向右方移动。 例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10. 根轨迹上K*值的计算 根轨迹上任一点S1处的K*可由幅值条件来确定。即 = 5.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绘制根轨迹图的法则 序号 内 容 规 则 1 起点终点 起始于开环极点(含无限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含无限零点)。 2 分支数、 对称性、连续性 分支数等于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 n(n ? m), 或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数 m(m n)。 对称于实轴且具有连续性。 3 渐近线 n – m条渐近线相交于实轴上的同一点: 坐标为: 倾角为: 4 实轴上的分布 实轴的某一区间内存在根轨迹,则其右边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数之和必为奇数 绘制根轨迹图的十条规则 序号 内容 规 则 5 分离(会回合)点 实轴上的分离(会合)点 ——(必要条件) 6 出射角 入射角 复极点处的出射角: 复零点处的入射角: 7 虚轴交点 (1)满足特征方程 的 值; (2)由劳斯阵列求得(及K*响应的值); 8 走向 当 时 , 一些轨迹向右,则另一些将向左。 9 K*计算 根轨迹上任一点处的K*: 例: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试画根轨迹,并确定 时 K* 的值。 解:只对根轨迹曲线的特征点进行分析。 (1) 渐近线:3条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