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情感发抒
从《秣陵春》人物形象设置看吴伟业情感发抒 【摘 要】通过分析《秣陵春》中李后主、黄保仪、小周后三个人物形象设置,探寻作者吴伟业对已亡的明王朝和崇祯帝的感情。并通过后主生日、“独彰保仪”等细节,分析吴伟业内心深层次的怀念之情。
【关键词】李后主;黄保仪;小周后;人物形象
《秣陵春》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人吴伟业的唯一一部传奇作品,也是清初戏曲史上重要的戏曲作品。一般认为,吴伟业在作品中抒发了故国之思、兴亡之感,但并无详细论述。现在,我们通过对《秣陵春》中李后主、黄保仪(小周后)等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看吴伟业是如何通过人物形象设置来抒发感情的。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灌隐主人、鹿樵生,明清之际伟大的诗人、戏曲家、书画家。他生于明朝万历年间,师从复社领袖张溥,中崇祯四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其试文被崇祯帝亲批“正大博雅,足式诡糜”,并亲赐吴回乡归娶。他在明代历官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左中云、左谕德、南京国子监司业、弘光朝少詹事。明亡后归家隐居,誓不出仕。但迫于清政府的高压和双亲的敦促,于顺治十年违心仕于清廷,为秘书院侍讲、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十月,嗣母去世,上书请假奔嗣母丧,顺治十四年初抵家,此后未再出仕。其事见于《清史
首先来看一下李后主这一人物形象设置。
李后主在陆游《南唐书》、马令《南唐书》中均有传。正如我们所熟悉的,后主喜爱音律词画、书籍古玩,耽于与大、小周后的情感,疏于治国,最终为赵宋王朝所灭,不仅不能保南唐半壁江山,反而被俘虏北上,在赵宋皇帝的眼皮底下过了几年屈辱凄凉的日子,其后期创作的《虞美人》等词满眼沧桑之感、故国之思,与前期反映宫廷香艳生活的词相比有了重大变化。
据马令《南唐书》记载,后主“妙于音律,旧曲有《念家山》,王亲演为《念家山破》,其声焦杀,而其名不详,乃败征也”。《秣陵春》第六出《赏音》中曹善才上场诗《西江月》云:“忆昔华清供奉,琵琶弟子征歌。宫声不返羽声多,演念家山入破。”剧中所言与史书记载基本一致,并可相互印证。《南唐书》所言《念家山》演为《念家山破》,实为剧中所言“演念家山入破”,其意指将旧曲《念家山》增加破曲。破,即破曲,为唐代大曲中的概念。但“破曲”的“破”与“破碎”的“破”为同一字,附会者将二者联系起来,认为《念家山破》名字不详,预示着南唐国祚不长久。“宫声不返羽声多”用隋炀帝杨广的典故:隋炀帝杨广欲游览江南,王令言听宫中所奏之曲,认为“宫声不返”,“宫声”代表隋炀帝,即此次江南之行会让杨广死在途中。“羽声”噍杀凄厉,用在帝王身上不是好兆头。
后主曾建造澄心堂,专门收藏字画古玩。南唐还专门研制了供奉宫中的纸张,称为“澄心堂纸”,十分珍贵。宋代梅尧臣专门有诗咏澄心堂纸:“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苏轼也有诗云:“诗老囊空一不留,一番曾作百金收。”后主收藏的字画上均有“澄心堂”小印,显示着字画的所属。第五出《揽镜》中黄展娘赏玩其父教与收藏的澄心堂法帖后言:“看好个晋、唐真迹,前面澄心堂小印,是李主与保仪姑娘鉴赏。”待到南唐国灭,澄心堂不复旧日风光,正如曹善才《仙祠》一出中所唱“澄心堂堆马草”。入宋之后,著名的澄心堂纸也沦为废纸,无人识得,“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后主北上后,生活于赵宋皇帝的眼皮下,处处不如意,有言传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追封吴王,以王礼葬洛京之北邙山”。这与剧中所言也基本一致。第十一出《庙市》言徐适来到李王庙门前,感叹“嘎!就是后主,死葬汴梁,遗庙在此”。第十三出《决婿》中后主自己也说“南国风流,北邙萧瑟”,可见死后葬于洛阳北邙山。
但吴伟业也为后主安排了一点与史实不同的地方,即后主的生日。剧中两次提到,后主生日为三月三日。一为第十一出《庙市》,丑扮演的道人上场时言:“自家李王庙庙祝。常年三月三日,是李王菩萨生辰。”此处“李王菩萨”即指后主。二为第四十一出《仙祠》,展娘对丈夫徐适言:“官人,今日是三月三日,怎么不到李皇庙去?”曹善才欲在摄山寺出家,巧遇徐适夫妇,徐适对曹善才言:“只是老丈服侍李皇最久,今日是他生日,把前情旧事与俺细说一番,却不是好。”
陆游《南唐书》和马令《南唐书》均对后主生日有记载,言后主生于年七月七日。马令《南唐书》还记载了后主临死之前的一段小故事:后主被赵宋王朝封“违命侯”,十分屈辱,名义上为侯,实则囚禁于邸中,受人监视。宋太宗听说后主邸中经常唱歌跳舞,十分热闹,派徐铉去看。徐铉见到自己的旧主子,不敢落座,被后主再三劝说后方坐下。君臣相对,十分沉默,后主突然说,“吾悔杀潘佑、李平也”。徐铉不敢隐瞒,回去后立刻向宋太宗作了汇报。宋太宗十分生气,认为李后主有不臣之心,在七月七日后主生日当天,派人在其酒中投入牵机药,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