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细农业与智能化农机装备
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粮农组织农业工程专家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先生。多年来,他致力于该领域的宣传、研究、攻关,每年多次出国专项考察,指导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倡导组建中国精细农业工程示范研究基地。 汪懋华先生认为:结合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把:“ Precision Agriculture ” 翻译成精细农业更为合宜。所以本次讲座名称为精细农业与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 1.2 精细农业的重大意义; 2000年前后在我国有无搞精细农业的必要,学术界还有一定的争议。赞同者认为:精细农业集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于一体,它的研究与推广应用不仅会引起农业生产领域中重大革命,同时也会促进农业装备技术的重大变革,必将促进我国的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机械装备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智能化农业机械装 备是实现精细农业的载体,它是知识经济的产物,也是知识经济的具体体现。目前从国外引进一台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少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多则一百多万元。 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耕地少,人口多,资金缺乏,目前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已是了不起的成就。精细农业投入太大,暂时还不符合中国国情。 我的观点属前者。当然搞精细农业也不是搞群众运动,全面展开。但是我们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予以关注、投入一定的财力予以支持研究,开发具有我国知识产权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细农业智能化机械装备。因为它必然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我认为:持怀疑态度人的观点也有其现实的道理,但是眼前看得太多,应该看事物的发展规律与发展前景 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史可见:20世纪50年代前,第一、第二世界国家要从第三世界国家进口粮食和农产品来维持他们国家人民的生活;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逆转,第一、第二世界国家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当然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需要进口。 然而,处于第一、第二世界的发达国家的耕地面积并无明显增加,仅有3~5%的劳动 力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在农业资源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逆转呢?他们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包括逐渐发展起来的精细农业工程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石油的投入,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在30%左右,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不足35%,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而每公顷拥有的农业动力约为1KW,相当于美国水平的2倍。我国的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其单产仅为高产田的几分之一;对于中、高产田,或者即使是同一地块里,土壤的肥力、墒情、杂草、病虫害、产量等等在局部区域往往差异很大,并非均匀一致 而传统的农业机械装备的设计参数与考核指标是以均匀一致性为准则的。耕深要求均匀一致、肥料要求撒播均匀,播种指标(播量、播深等)要求一致,农药、除草剂喷洒均匀,农田灌溉均匀一致等等。以均匀一致的资源消耗投入到实际差异悬殊的具体环境之中,要么造成局部供应不足,土地、日光、空气等资源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功能;要么造成局部供应过剩, 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不能达到农业作业最佳理想的目标。 1.1.3 精细农业的定义: 精细农业是一种战略思想,是信息和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在大农业中的微观运用。它的全部概念建立在空间差异和时间差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上,其核心意图是实时测知作物(畜禽) 个体或小群体或小区地块生长和防疫的实际需要,而及时确定针对性投入(肥、水、药饲料等)的量、质和时机,一反传统农业大面积平均投入的作法,以求最佳效果和最低代价。 实行精细农业可以在减少投入的情况下增加(或维持)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 1.4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主要由前3S、后3S和最后1S组成。简称精细农业7S体系。 前3S: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IS—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RSS—遥感系统 (Remote Sensing System) 后3S:ES—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 SS—模拟系统 (Simulation System) DSS—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最后1S: ICS—智能控制系统 (Intelligence Control System) 前3S的集成作用是及时采集田间信息,经过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冠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处置方案.docx VIP
-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道带答案.docx VIP
- 学校学生奶投标配送方案.docx VIP
- 2011别克昂科雷全车电路图.pdf VIP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国金融电子化集团有限公司录用招考(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VIP
- 2025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docx VIP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二版) Level 4 8 Let’s party! Lesson 4 课件.ppt VIP
- 初二物理上学期.docx VIP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二版) Level 4 8 Let’s party! Lesson 1-2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