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公元8世纪小勃律对吐蕃战略意义
浅议公元8世纪小勃律对吐蕃战略意义 摘 要:现存的藏文史料对有关吐蕃的对外扩张的记载非常笼统,因此,我们只能从周边民族记载的吐蕃史料入手,并其进行梳理,这不仅填补了藏文史料对吐蕃时期记载的空白,而且为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很大资源。本论文主要从公元8世纪中期,大唐与吐蕃争前后三次夺小勃律的战况作为切入点,以史料分析的方法研究当时小勃律对吐蕃经营西域的战略位置及意义。
关键词:吐蕃;小勃律;战略
0 引言
在中亚史上,有关勃律这一地方的位置各民族各有记载,因此在学术界对勃律的确切位置众说纷纭,比如,汉文史料,尤其是大唐时期,记载有分大小,即大勃律,小勃律。阿拉伯的历史地理学家对喀喇昆仑山区―印度河上游地带的河谷记载为Bolor,现存的藏文的史料里用(bru-sha)[1]来记载。因此,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勃律这一地方的确切位置。根据巴基斯坦本地著名的历史学家,默罕默德bru-sha)是布鲁沙斯基语(Burushal)一词的音译。操这方言的就是一种突厥人种的民族,他们是个外来族,后与土著居民亚辛昆人一起生活在小勃律一带。汉文史料中的所谓大勃律则是(小西藏)巴尔蒂斯坦,本文是这一观点作为依据进行讨论的。
1 吐蕃与小勃律的关系
提到吐蕃与小勃律的关系,我们得从羊同逐一说起。因为古代羊同与小勃律有着深远的文化联系,青藏高原统一之前,羊同是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王国。阿拉伯的史料记载,当时吐蕃的麝香在伊朗很受欢迎,而这些地方的军械,包括剑、盾、矛等是吐蕃的进口货物,因此双方的贸易活动非常活跃,甚至在巴格达有鉴别麝香质量的官方专门店。那么羊同是如何与伊朗建立贸易关系呢?这与吐蕃北方的和田和西边的(Sbal-ti)[2]巴尔蒂斯坦有直接的联系,因为当时吐蕃只有三条路线与阿拉伯国家进行贸易交流,第一是通过吐蕃的东北部柴达木盆地进入敦煌,然后分两路,就是往北进入准葛尔盆地。往西翻越葱岭进入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第二条是从羊同向北经克里阳(kilian)山口桑珠山口(sanju pass)抵达和田进入西域,第三天则是从(Sbal-ti)巴尔蒂斯坦抵达小勃律,然后进入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或者往北翻越葱岭进入西域。历史上(Sbal-ti)巴尔蒂斯坦与拉达克曾是一个王国,拉达克是松赞干布的父亲执政时,因发生叛乱,有个叫桑果弥青(saeng-gao-mayi-chen)的藏族年轻将领前去评定并凯旋而归,藏王为此赐给家奴及牛羊作为邀功的情况有史料记载。[3]苯教的祖师所以说(Sbal-ti)巴尔蒂斯坦是在颂赞干布时期已经是吐蕃的领土了。
那么吐蕃与小勃律就是通过以上这些通道取得联系的,藏文的史料有记载,苯教的祖师辛饶曾经用(bru-sha)语来讲经说法,但是具体在那里没有明确说明,还有一个是比较可靠的信息,藏王止贡赞普时期,从克什米尔和小勃律引进了“切笨”(akhyr-bon)后来在藏区盛行修拜火的,取伏藏的、算卦(gu-thig)等。[4]另外,有传说说小勃律即吉尔吉特特剌汗王朝之前,小勃律地方由凯扬王朝(kayanis)统治,是个笃行佛教的王国,藏王止贡赞普时期佛教在雅砻部落有萌芽的现象,这是藏学界最近的学术研究成果,那么这两个事情是否有关联还等进一步研究。《旧唐书“去勃律(孽多城)[5]犹六十里,阔以箭道,修之一年方成。勃律先为吐蕃所诈借路,遂成此桥。”联系吐蕃对小勃律王的话――“我非谋国,假道攻四镇尔”则此藤桥似为吐蕃所建,为大勃律至孽多城之交通要道。[6]以上这些信息都说明小勃律与吐蕃有着深远的文化联系。
2 吐蕃和大唐争夺小勃律
吐蕃与小勃律在之前文化上的各种联系,为后来的政治上
的统治建立了一个基础。贞观二十二年,吐蕃作为大唐的援军,攻打龟兹。吐蕃第一次公然与大唐对抗是在龙朔二年(662),与联合崇尚贸易,笃行拜火教的突厥部族弓月一起攻打疏勒,导致苏海政“受诏讨龟兹,疏勒”。在这之后,大唐和吐蕃在西域,各自与突厥部族结盟争夺西域。大唐和吐蕃争夺小勃律是开元以后开始的.根据《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猴年(732),大食及突骑施的使者曾来西藏向赞普表示敬意,犬年(734)赞末[7]嫁给了突骑施,牛年,(737)吐蕃攻破小勃律,使其臣服,龙年(740)赞末下嫁小勃律。唐朝方面前后三次讨伐小勃律都没有成功,最后公元天宝六载(747)破小勃律,擒勃律王苏失利子,“诏改其国号归仁,置归仁军,募千人镇之。”[8]我们前面也提到了,因为印度河上游地理位置特殊,都是各地为王的小国家的局面。因此该地方有亲唐或者亲吐蕃的各种势力都在,都随着大唐和吐蕃的境况而转移结盟。
3 小勃律的战略位置及其意义
以上材料我可以分析出,吐蕃攻打小勃律并非只靠各自的军队,当时有可能联合葱岭以北的突厥部落联合攻打。吐蕃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