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pdfVIP

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

2014(12):21-26 中 国 蔬 菜 研究论文 CHINA VEGETABLES 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 LD10遗传规律 及分子标记研究 * 刘东明 杨丽梅  唐 俊 刘泽洲 方智远 刘玉梅 庄 木 张扬勇  孙培田 李景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 要 :为了明确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的特征特性及遗传规律,测定了LD10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物质 含量;对LD10和普通材料21-3的叶面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以LD10和21-3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对LD10无蜡 粉亮绿性状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LD10叶面蜡粉呈小颗粒状结构,缺失严重,而普通材料 21-3叶面蜡粉呈长棒状结构,含量丰富,二者具有明显差异;LD10的无蜡粉亮绿性状由1个隐性基因(cgl-4 )控制,其与 c SSR标记LT-SSR16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7 M。用LD10与另一单基因隐性遗传的无蜡粉亮绿突变体材料10Q-961杂交 获得F1 群体,F 群体单株全部表现为叶面有蜡粉,推断LD10与10Q-961的无蜡粉亮绿基因位于不同的遗传位点。1 关键词 :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特征特性;遗传规律;分子标记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L.var.capitata L.) 量极少,且蜡粉发育不完全;此外,无蜡粉亮 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具有营养 绿甘蓝对小菜蛾还具有一定的抗性(Linetal., 物质含量丰富、适应性广、易栽培、耐运输等特 1984;EigenbrodeShelton,1990;Eigenbrode 点,我国年栽培面积约90万hm2 (方智远, etal.,1991;Stoner,1992)。因此,无蜡粉亮绿突 2008;杨丽梅等,2011),在蔬菜周年供应和出 变体材料的研究对选育商品性状美观、营养品质优 口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普通结球甘蓝外叶、外 良的甘蓝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层球叶及茎表皮均覆有一层蜡粉,叶片表现为绿 Anstey 和 Moore(1954)、North 和 Priestley 色、灰绿色或深绿色。无蜡粉亮绿甘蓝是普通甘 (1962)、赵建锋等(2006)、曹阳等(2008)、冯 蓝的突变体,在其整个生长阶段植株体表无蜡粉 辉等(2010)和李景涛等(2012)分别研究了青花 覆盖,颜色亮绿,与普通甘蓝存在着显著区别。 菜、抱子甘蓝、菜薹、普通白菜、青梗菜和结球甘 初莲香和王余文(1993)研究发现无蜡粉亮绿甘 蓝无蜡粉亮绿性状的遗传方式,均证明其符合单基 蓝具有叶片脆嫩,糖、VC及干物质等营养成分 因隐性遗传规律。Mo等(1992)和Pu等(2013) 含量丰富的特点;牟香丽等(2013)通过扫描电 分别报道了编号为W-6和6-1025的甘蓝型油菜 镜观察发现甘蓝无蜡粉突变体材料叶面蜡粉含 无蜡粉性状受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周熙荣等 (1995)报道甘蓝型油菜无蜡粉亮绿性状呈隐性遗 刘东明,男,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E-mail: 传,受2对基因控制。从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liudongming5668@126.com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杨丽梅,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芸薹属作物无蜡粉性状遗传规律较为复杂,现已报 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E-mail:yanglimei@ 道的大多数突变体无蜡粉性状受单个隐性基因控 收稿日期:2014-04-08;接受日期:2014-05-23 制,单基因显性或多基因遗传的遗传方式较少。 基金项目: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