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

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 ? ????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matus)是雀形目莺科的一种小型鸟类。属于中日保护候鸟,俗称柳串儿、树串儿,是我国常见的、数量较多的小型食虫鸟类。该鸟生性十分活跃,呜叫声“仔儿仔儿……”,细而尖锐,轻柔而脆,且多变,是重要的森林益鸟。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其繁殖生态,为科学合理利用鸟类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2008年的4~10月,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黄眉柳莺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工作区概况 ????芦芽山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北端,地处宁武、五寨、岢岚3县交界处。东经111。50 7—112。5 7,北纬38。35 7~38。45 7,主峰芦芽山海拔2 736 m,本区山峦重叠,沟谷交错,森林繁茂,灌木丛生,水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云杉(Picea spp)、油松(Pinus tabuleaformis)、红桦(Betula koraiensis)、辽东栎(Quer- cus liaotungensis)等。灌木由沙棘(Hippophae rhammoides)、黄刺玫(Rosa xanthina)、忍冬(Lonicera sp)、三裂绣线菊(Spi- raea trilobata)等组成。 ????本区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年均气温4~5℃,1月气温-21—- 15。C。7月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700—800mm,无霜期90—100 d,农作物主要为莜麦(Avena nuda)、豌豆(Pisum sativum)、土豆(Solanum tuberosutr)等。 2工作方法 ????依据本区的自然环境,根据黄眉柳莺的生态及生活习性,在海拔1 700~2 450m的针叶林内收集该鸟的繁殖巢,借助望远镜进行定时定点的观察。3a内的工作人员、工作方法一致。 3观察结果 3.1??巢址选择 ????黄眉柳莺在本区为夏候鸟,4月下旬~5月上甸迁来本区,9月上旬迁离本区。主要分布于本区海拔1 700~2 450 m间的森林环境中,数量较多,为本区夏季鸟类中的优势种。????3a中共收集黄眉柳莺的繁殖巢16个。巢营于本区海拔1 700—1 850m的3个、1 850—1 950m的7个,1 950~2 000m的3个,2 000—2 200m的2个和2 200~2 450m的1个。营巢环境为华北落叶松、杨、桦组成的针阔林和华北落叶松、云杉组成的针叶林林缘、林间旷地等阳光相对充足的地段,林木郁闭度较低。以巢址为中心10 m×10 m的样方内平均株数6.9 (4—18)株,树龄较小,平均胸径12.7 m,平均树高7.8 m;以巢址为中心4m×4m样方内灌木主要有沙棘、绣线菊、虎楱子、悬钩子、山丁子等,灌木密度中等偏稀,灌木高度最大为2.6 (1.0—6.0)m,平均高1.5(1.0~4.5)m,巢多营于地面灌木基部和距地面4~5 m的灌木上,营巢坡向主要为偏东、南方向;坡度5-12。(65.5%),12~21。(22.2%),22—30。(12.3%),以巢址为中心4mx4m样方内不同层次的植被盖度如表l。 3.2筑巢 ????该鸟迁来本区后,即开始占区、配对、营巢,开始繁殖活动。巢营于地面小凹穴中,成囊状,侧面开一扁圆形巢孔。巢外层由禾草茎叶编成,外饰以苔藓、枯叶等物,和地面颜色基本一致,内层由细的禾草茎叶编成,个别巢有少许杨树黑色纤维和兽毛等。据对5个巢的测量,巢外径9.7(9.O一1 0)cmx8.4 (8.0- 9.0) cm,内径6.0 cmx 5.8 (5.5- 6.0) cm,巢高9.8(8.7~10.6) cm,巢孔?3.7 (3.5- 3.9) cmx 3.3 (3.1- 3.6) cm,巢孔方向和坡向一致,一般较为开阔。 3.3??产卵和孵化 ????最早见该鸟产卵的时间为5月29日(2006N09A号巢),日产卵1枚,卵粉白色,上布红褐色斑点,呈卵圆形或钝圆形,大小为13.44(12.45- 14.66) minx 11.00(10.38~11.60) nlin,重0.7g(n=20枚)。16巢的窝卵数为4枚(10巢)和5枚(6巢),平均窝卵数4.4枚。孵卵由雌鸟承担,据对2007N14A号巢5枚卵和2007N 15A号巢4枚卵观察,孵化期均为12d。 ????雌雄鸟均参与育雏活动,雏乌出壳早期,雌鸟有暖窝抱雏行为,随着雏鸟的生长发育,雌鸟该行为逐渐消失,表2是该鸟2007N14A号巢5只雏鸟生长发育资料,表明该鸟的育雏期为14d。 ????有10个巢43枚卵成功孵出雏鸟39只,孵化率为90.7%;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