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年轻之关于旅行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正年轻之关于旅行课件

WE ARE YOUNG 我们 正年轻 ——旅行的意义 组员:黄廷婷 黄月宁 吉晶晶 卢钰婷 李超然 为什么要旅行? 陈坤——行走的力量 不可掉头 搭车去柏林 美籍华裔小伙谷岳、纪录片导演刘畅二人在2009年夏天,历经三个月的时间,从北京的后海到柏林的布兰登布格尔门,一路上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共搭车88次,经过1万6千多公里、13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直到柏林,搭车之行完美落幕。在柏林等待他们的是谷岳的女友伊卡。 搭车 去 柏林 活动回顾 讲述两个“行者”--美籍华裔小伙谷岳、纪录片导演刘畅一路上只依靠陌生人帮助,搭便车,穿越16000多公里,从北京到达柏林的故事。他们共搭车88次(包括维族大爷的三轮车1次,伊拉克老农的拖拉机1次,吉普赛人的马车1次),途经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耗时3个半月,行进16000多公里。在这部16集的探险旅行中,谷岳将和观众分享发现自我、体验信任和关爱的经历。   2009年6月,行者谷岳和导演、摄影刘畅一直崇拜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再加上电影《摩托车日记》和《荒野生存》的启发,他们要亲自体验一下“在路上”的自由精神。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信任和帮助,搭顺风车,经过13个国家,穿越中国、中亚、中东和欧洲,直到谷岳女友的所在地--柏林。   在这次跨越亚欧的搭车体验活动中,服装、背包、睡袋、气垫、帐篷等专业户外装备由KAILAS赞助。 搭车距离最短:500米,在土耳其,一个小伙子要到医院送货,谷岳和刘畅不知道他说的地方名字原来是一座医院。   搭车之最慢:从吐鲁番到库车的一辆大货车,620公里花了18个小时。   搭车之最快: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530公里耗时3小时。那是一德国老板的豪华款辉腾,时速200公里。   搭车等待时间最长:两天。在罗马尼亚离匈牙利边境只有19公里的地方,等了两天。   搭车小窍门:中国货车司机一般不搭女人,他们觉得不吉利。在欧洲搭车,按照由易到难顺序排列:一个女孩(有可能被骚扰)、两个女孩、一男一女、一个男孩、两个男孩、三个男孩(做梦也别想搭上)。 谷岳搭车经验谈 《搭车去柏林》最让人激动的是一种放弃世俗束缚,体验“在路上”的自由精神。一个良性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多种价值观并存才有趣,恰恰相反的是,现在的都市人正集体被物质化的生活绑架,把一套房、一辆好车作为奋斗理想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为此,他们必须打卡上班,忍受老板的刁难和不喜欢的重复劳动,继而成为各种“奴”并认为理所应当,无论赚多少钱都缺乏安全感,眼看将为之碌碌终生以换取所谓的正常生活。《搭车去柏林》吸引人之处在于,谷岳的行为明确割断与这种“理所当然”的联系:毕业后他曾在美国给GE做了两年金融,但不想这样“无聊”过一辈子,2003年把家当都卖了开始边打工边旅行;他属于没车没房一族,平时靠自拍的照片、DV维生;从北京飞往柏林的单程机票区区几千元,他这趟搭车去,全程花了2万多,路上“耗”了三个月,有时候甚至一天都搭不到车。但他拥有头等舱直飞永远无法体会的乐趣——搭车不付费,需要人与人最直接的信任和交流来换取……   《搭车去柏林》之所以打动那么多70、80、90后的心,是因为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决定权都在你自己。“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这句话一定击中了某些人内心尘封已久的地方。 正年轻要简单 SIMPLE 是一只由中国80后年轻人领导的,兼有台湾同胞和法国小青年的自驾房车环球旅行团队。以队长陈翰宾为首,他们卖掉了自己的房产,凑款900多万元,购置了两辆房车,计划从北京出发,开始环球旅行。从广西进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然后南亚、西亚、北非到欧洲、美洲等,计划用600多天走完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 “不可掉头” 不可掉头旅行的发起人是陈翰宾,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时,他就在外面创业开公司,毕业后打拼五六年,买了房和车。两年前他开始准备这次旅行,他和妻子卖掉了所有家产。准备好了Nothing to lose。 在这个团队中,最大的是1971年的赵宁宇,是大学老师。最小的是90后法国小伙子Adam,16岁,但他通晓5国语言,是队里的翻译。12人中还有已小有名气的演员。队员们有的推掉剧本,有的辞职,或请假,出发前进行了反恐、驾驶、车辆维修、医疗等训练,甚至打了疫苗,誓言既然上路,就不掉头。 “不可掉头”团队简介 有这样12个年轻人,别人在买房买车发愁时,他们卖房卖车,开始了环球之旅。旅行计划是用600多天走完6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他们的车身上、统一着装上印着四个字:不可掉头。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种人生。 “世上没有可以回头的路。我们每天都行走在各种各样的路上,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我是不喜欢后悔的人,可能我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