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电影发展史.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中国电影发展史

 第20讲:蔡安安《新中国电影发展史》文字稿   讲座主题:新中国电影发展史   讲座嘉宾:蔡安安   讲座时间:2008年3月29日15:00-17:00   讲座实录: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光临珠海文化大讲堂第20期的讲座。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看过蔡安安先生他演的电影的?《烈火中永生》、《祝福》、《李四光》、《鸡毛信》这些电影的,我是看过《烈火中永生》。   今天还有没有蔡教授的学生?有。   我要介绍蔡安安的一个关键词叫“缩影”。为什么呢?因为蔡安安教授个人命运的历史其实是新中国电影史的一个缩影。我们来看一看我这样的概括对不对。1949年蔡安安教授七岁的时候就参演了黄佐临的电影;1952年11岁的时候他又和弟弟一起参演了《鸡毛信》这样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少儿电影;他和父亲一起参演了《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在八十年代又和弟弟共同组建了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公司,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先河,在八十年代末期又到了澳门与弟弟一起兴办的电影公司,又填补了澳门没有电影公司的空白。   通过以上的一些介绍,大家都可以共同感受到了“缩影”这两个字是没有错的。而且让人叹服的是,蔡教授不仅是一个电影演员、话剧演员,同时他还会演昆曲。他和著名的昆曲大家俞振飞先生同台演出。大家等会儿有没有兴趣听蔡教授唱唱昆曲?(观众答:有!)希望今天蔡教授在讲座之余来给大家唱首昆曲。下面我们就有请蔡安安教授演讲《新中国电影发展史》,有请!   蔡安安:各位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高兴能够到这个文化大讲堂和在座的各位会聚在一块儿,这次聚会我认为是跟大家有个缘份。这个缘份不是那种虚幻飘渺的什么东西,而是我们大家起码有三方面的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对文化的热爱。刚才我想提一句话,我想说最深的感受是人类创造了文化!人类之所以不同于任何动物的是——人是有文化的,不管你的文化层次的高低,所以文化其实是人类作用于大自然的产物,也可以叫“人化”。所以我说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提升了人类。所以这个是共同的情感,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珠海市创建了这么一个“文化大讲堂”,一个能够让我们每周都可以到这里来聚会(的机会),来畅谈文化的方方面面,这的确是于民于整个珠海市都是很有利的,所以我对这个文化大讲堂是非常关注和支持的,也越来越喜爱这个文化大讲堂。   第三,因为今天已经有个预报,我讲的不是别的方面的问题,就是谈电影。谈中国的电影,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我想,今天大家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到这里,肯定也是对电影有这么一份情,这么一份喜爱、关注,这一点我们是相通的。   与心灵相通的人聚在一起来谈一谈、来互动,我觉得是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心里头的这种高兴是由衷的。我希望我们会比较愉快地渡过这个宝贵的时光。刚才主持人对我的一些介绍的确我是很巧。我登上银幕的时间就是1949年,刚好是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年,到现在差不多快60年了,快一个“甲子”了。正好以我亲身的经历,以我的所见所闻,包括一些逸闻趣事,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电影发展的轨迹,以及在各种变革时期,它本身所发展的变革。我们这么来谈,好不好啊?   我们首先谈谈电影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在这之前因为我的轨迹也是跟这个电影的发展是同命运的,所以我做了一个课件,给大家看一下,看看我是怎么过来的。(见幻灯片)   这就是刚才讲的《表》。这个《表》很有意思,严格来说它不是建国以后的产品,它的开拍是在解放前开拍的,但是放映是在解放后放映的。而且这个《表》拍到一半就被制止了,因为这个《表》是黄佐临导演根据鲁迅先生翻译的苏联的一部小说拍的。大家都知道,解放前“苏俄”是个很忌讳的词(有赤色的嫌疑啊),所以我记得我们开始拍的时候就有人组织一些流氓打手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大打出手,当时我是在儿童教育学院。有些比较大的学生也拿着棍棒演出了“全武行”,实际上它是我们的第二代导演黄佐临先生导的。   开始谁也不知道是几代,我也不知道我拍的是第几代,总之是黄佐临先生拍了。然后是在解放后演出的,中央电视台去年采访我的时候,他们还找了一些《表》的镜头,咱们放两个,好吧?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演儿童教员的院长。 (见幻灯片)   这个《表》就这么一点镜头不多,我倒也没有怎么看过。不过你们要注意,我爸爸的形象很清楚,我弟弟的形象也很清楚。《表》的说明书上有我爸爸和弟弟的名字,我在演员表里头是甲、乙、丙、丁中的丁,本来我是要演丙的,还有一句台词,但这句台词我怎么都说不好,就换了一个人,结果我就从丙变成丁了。这个就是一个趣闻,就是我们父三人都是第一次登上银幕,从此和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这是《鸡毛信》。(见幻灯片)刚才我跟主持人还说到,没有《表》就没有这个《鸡毛信》,因为这时候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