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基准台专业地震观 .doc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基准台专业地震观 .doc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震台网专业设备入网检测规程 目 录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 指标体系 2 5 地震计测试 2 5.1 振动台测试 2 5.2 标定线圈激励法测试 8 5.3 地震计噪声测试 21 5.4 地震计功能检验 23 5.5 测试结果判定 24 6 强震加速度计测试 24 6.1 振动台测试 24 6.2 噪声测试 28 7 数据采集器测试 29 7.1 测试仪器与环境 29 7.2 采集指标测试 29 7.3 标定信号测试 37 7.4 时间同步测试 40 7.5 数据采集器功能测试 42 8 地震烈度仪测试 45 8.1 振动台测试 45 8.2 噪声与动态范围 48 8.3 授时误差 49 8.4 地震波模拟测试 50 9 电磁兼容性测试 51 9.1 供电相关测试 51 9.2 浪涌测试 51 10 环境适用性试验 51 附录A. 应用低频振动测试系统测试地震计 52 A.1 测试原理 52 A.2 低频振动台操作步骤参考 52 A.3 振动台台面噪声测试 55 A.4 在频域分析正弦测试信号幅度 55 附录B. 线性度与谐波失真的测量方法 56 B.1. 线性度与谐波失真度 56 B.2. 线性度测试方法 57 B.3. 谐波失真测试方法 57 B.4. 互调失真测试方法 58 B.5. 正弦参数拟合方法 59 附录C. 地震计自噪声测试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61 C.1. 使用两台地震计测试自噪声的基本原理 61 C.2. 使用三台地震计测试自噪声的基本原理 64 附录D. 对比法测试地震计灵敏度及测试信噪比的估算 66 D.1. 基本原理 66 D.2. 信噪比估算步骤 66 附录E. 噪声功率谱密度及噪声计算 68 E.1. 常用噪声表示及计算 68 E.2. 由功率谱密度计算有效值 68 E.3. 加速度、速度、位移功率谱密度的换算 69 目的 为了保证测震台网专业设备的质量,规范测震台网专业设备技术指标和功能的检测,为设备入网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测震台网专业设备入网检测指标体系、检测方法和检测平台。 国内省级以上测震台网(含援外测震台网)使用的专业设备,包括地震计、加速度计、数据采集器、烈度仪等都必须进行入网检测,经检测合格的才能进行采购和安装运行。地方和企业的测震台网专业设备可以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7-200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9-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 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JB101A-1997 耐环境快速分离小圆形电连接器总规范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DB/T 10-2001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DB/T 21-2007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常用技术参数表述与测试方法 DB/T 22-2007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震仪 DB/T 59-2015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仪器 IRIG Standard 200—1998 IRIG Serial Time Code Formats 指标体系 在地震行业标准DB/T 10-2001、DB/T 22-2007和DB/T 59-2015中对强震加速度计、地震计、数据采集器、地震烈度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基本测试方法进行了规定。 随着近几年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为满足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运维的需要,在原有地震仪、加速度仪和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仪器、数据采集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设备参数标准化、授时与守时精度、数据延时等方面的细节要求,制定入网检测技术指标体系,作为入网检测的依据。 各类型地震计的低频截止频率(周期)及典型应用场合见表4.1。 表4.1 地震计的低频截止频率及典型应用 地震计类型 低频截止 频率(Hz) 低频截止 周期(s) 典型应用 备 注 短周期地震计 1 1 地方及专用测震台网 0.5 2 地方及专用测震台网 2秒型短周期地震计 宽频带地震计 0.0167 60 区域测震台网 甚宽频带地震计 0.00833 120 地方及专用测震台网 甚宽频带地震计 0.00833 120 国家测震台站 低噪声型甚宽频带地震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