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ppt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

胆囊中的细菌随胆汁排入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进入肠道的细菌又可通过肠粘膜再次进入肠壁淋巴组织,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孤立和集合淋巴结坏死、溃疡严重者导致出血或肠穿孔并发症。肾脏中的细菌可随尿排出。此时大约是疾病的第2-3w。若没有合并症,自第3w以后病逐渐好转。典型病例病程为3-4w 副伤寒临床症状与伤寒相似,但症状较经,病程较短 2.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是当前最常见的沙门菌病。主要由于摄入被大量 (超过107个以上)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畜禽等肉制品、蛋制品常被污染,引起疾病。此病潜伏期短,一般为4-24h,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水样泻、发热等症状。病程2-4d,大部分病例可自愈,重者可持续数周,严重者脱水、导致休克、肾功衰竭而死亡 主要发生在婴儿、老人和身体衰弱者 3.沙门败血症 多由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症状有高烧、寒战、厌食和贫血等 血中的细菌可散布到许多组织及脏器中引起感染,如脑膜炎、胆囊炎、骨髓炎、肺炎、肾盂肾炎、心内膜炎及内脏脓肿等。多见于儿童或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 4 无症状携带者 约有1-5%伤寒和副伤寒的患者,病后一年仍可在粪便中检出细菌,带菌部位为胆囊 (三) 免疫性 肠热症愈后2-3w内尽管体内有抗体,但疾病仍可复发。一般认为这种复发是因为伤寒沙门菌为细胞内寄生菌 ,在吞噬细胞内时不受抗体的影响。须待细胞免疫建立后,巨噬细胞杀菌能力增强时细菌才能被消灭。因此,在肠热症的恢复中细胞免疫较体液免疫尤为重要 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很少发生再感染,即使发生,症状也轻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 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1.标本 菌血症 取血,胃肠炎取粪便、呕吐物或可疑食物。 肠热症 第1-3w取骨髓 、第1w血培养阳性率达80%以上;骨髓培养阳性率可达90%-95%以上;第2w以后取粪便和尿液,但尿的检出阳性率低仅20%左右 * * 第二节 志贺菌属 志贺菌属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当前细菌性疾痢仍然在世界很多国家流行 本属细菌包括痢疾志贺菌 、福氏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4个群,在我国菌痢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较为多见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G-杆菌、无鞭毛、无动力,有些菌体周围有菌毛 (二)?培养及生化反应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半透明光滑型菌落,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仅宋内志贺菌迟缓发酵(>48h)乳糖 (三) 抗原构造与分类  1.抗原类型 志贺菌属无H抗原,其抗原结构主要由O抗原和K抗原组成  (1) K抗原 新分离的某些株表面带有此种抗原,不耐热,湿热100℃经1h即被破坏  (2) O抗原 耐热,根据O抗原不同将其分为4个群(种)40余个血清型 志贺菌抗原分类 菌种 群 型 亚 型 痢疾志贺菌 A 1- 10 8a、8b 8c 福氏志贺菌 B 1-6,X,Y 变型 1a,1b,2a,2b,3a,3b,3c,4a,4b 鲍氏志贺菌 C 1-18 宋内志贺菌 D 1 (三) 抵抗力 本属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对酸性环境也较敏感,在粪便中也很快死亡。日光直接照射30min、湿热 50℃60℃10min 即被杀死,在1%石炭酸中15 - 30min内死亡。对多种抗生素易形成耐药性。耐药性主要由R质粒决定,并可在细菌间传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 致病物质 主要有菌毛,内毒素,有的还能产生外毒素。侵袭力是志贺菌的主要致病因素 1.侵袭力 菌毛 细菌经口进入肠道,借菌毛粘附在回肠末端和结肠的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继而穿入上皮细胞内增殖。一般在粘膜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偶尔引起败血症 。志贺菌一般不侵犯其他组织 2.毒素 (1)内毒素 各群志贺菌都能形成强烈的内毒素 内毒素作用机制: *破坏肠粘膜上皮,造成粘膜下层炎症,并有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致坏死、脱落,形成溃疡,出现粘液脓血便 *使肠壁通透性增高,促进毒素吸收,引起一系列毒血症的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蠕动失调并痉挛,尤以直肠括约肌受累明显,因而发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 (2)外毒素 A群志贺菌Ⅰ型和Ⅱ型能产生志贺外毒素(ST), ST能引起Ver

文档评论(0)

118fen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