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诗三首(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赏析】 这首诗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诗人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体现了曹操的独特文风。 3.《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奸雄,你认为对历史上的曹操应该如何评价呢? 【答案】 学术界对曹操形象的评价众说纷纭:有用“奸雄”概之的;有用“英雄”概之的;有用“奸贼”概之的;有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概之的……评价很多,争论十分激烈,说明了曹操这一形象是罗贯中刻画得非常成功的形象。我认为不能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把曹操的形象概括完整,因为曹操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他亦奸亦雄、智慧卓越、品质优秀,是封建政治文化的代表人物。 识 记 字 义 1.顾:①还顾望旧乡,动词,回顾,回头看;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问,拜访;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难道。 2.遗:①采之欲遗谁,动词,送给;②得遗金一饼,动词,遗失,丢失;③以光先帝遗德,形容词,遗留的。 3.适:①少无适俗韵,动词,适应,迎合;②始适还家门,动词,出嫁;③处分适兄意,动词,适合、依照。 4.归:①守拙归园田,动词,回到;②不图子自归,动词,回娘家。 3.写作背景 (1)《涉江采芙蓉》 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离乡背井,外出游学或游宦。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进谒州郡,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要产生沉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古诗十九首》中有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闺妇怨别的痛苦。《涉江采芙蓉》就是这类诗作的代表。 (2)《短歌行》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大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五十七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3)《归园田居(其一)》 晋义熙二年,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告别旧我的宣言,也是迎接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1.请简要回答《涉江采芙蓉》一诗中诗人为何忧伤。 我的见解:①诗人远离家乡与思念的人分离;②他想回到家乡,但长路漫漫,欲归不得;③他与思念的人都深受思念对方之苦,却不能相聚。 2.《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陶渊明在描绘田园风光和山村生活图景时,描写了哪些景物? 我的见解:诗人描绘了南野、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桑树等景物。 3.如何理解“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句诗的内容? 我的见解:作者语意一转,所思之人在故乡,长路漫漫,这份深情却无法寄达。“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令人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漫浩浩”一词,读来给人一种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4.《短歌行》中“忧”字在诗中出现多次,你认为作者“忧”的是什么? 我的见解:从诗中看,作者可能“忧”的是人生短暂,自己年老而大业未成;也可能单纯地“忧”人生短促;也可能“忧”的是贤才难得。当然也可能“忧”的是其他。 5.《短歌行》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典故?其作用是什么? 我的见解:(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者在这里借酒浇愁。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对贤才的思念、渴望和倾慕。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明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6.《归园田居(其一)》中“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 我的见解:“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官场。用这些比喻,表示作者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的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作者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理。 7.如何理解“误落尘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