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pdfVIP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

维普资讯 . g弓8 ) 一 动 物 学 研 究 1996,17(4):5o9—5l9 CN 53-1040/Q ISSN0254—5853 ZoologicalResearch … 、 ;综 述 ; … … 非人灵长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保护 由 物学和行为学特征,成为解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的理想动物模 型。例如,在探讨困扰人类的艾滋病 (AIDS),肿瘤、麻疹、疟疾和肝炎等疾病时,非人 灵长类是很重要或唯一的实验动物。另一方面,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型的生物医学研究,又 促进了对灵长类动物流行病的研究,对提高实验灵长类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世界 现生 243种灵长类动物中(Mittermeier等,1994),114种处于濒危状态,其中64种为极 度濒危(IUCN,1990),亟待保护,以保证灵长类动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在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医学研究中,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病毒学是最重要的方 面。本文对这些方面的进展概述如下。 I 神经生物学 90年代被称为 “脑的10年”。非人灵长类在探讨人类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疾病及其 行为学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中起关键作用。 1.1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 此病又称震颤性麻痹症。这是由于脑内运动皮层神经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多巴胺 (dopamine),而导致身体震颤,肌肉僵硬,步行困难,瘦弱等症状。虽然一些药物,如 L—dopa,可用于补充帕金森氏病人脑内的多巴胺不足,但是由于血脑屏障,这种治疗方 法收效甚微。而且副作用较大(Parkinsonsdisease,1983)。1985年美国Yerkes灵长类中 心首次建立了帕金森氏病的灵长类动物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建立了一个治疗方法(Bakay 等,1985,1987)~将肾上腺内多巴胺生成细胞(dopamine—producingcellDPC)移植到患 ·本研究得到云南省应用基础基金的资助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的部分资助 本文 1995年 4月25日收到,同年 l2月 11日修回 维普资讯 510 动 物 学 研 究 I7卷 病动物大脑皮层内,取得明显的效果。基于这一研究结果,许多帕金森氏病人通过移植细 胞大大改善了脑 内多巴胺的分泌,使病情明显好转(Bakay,1991)。但这一方法对某些病 人也不十分有效。一种改进的方法是在移植肾上腺多巴胺生成细胞的同时移植肋间神经 (intercostalnerves)。这些外周神经在肋骨的正下方,具有很强的分泌生长因子能力,能 帮助DPC在脑 内生长(Bakay,1991)。另一种改进手术是以猴子为模型的 “丝带技术”(rib- bontechniques)。这是将肾上腺的多巴胺能组织(Dopaminergictissue)切成碎片或细条装 入微管直接植入患帕金森氏症猴的脑内,结果大大改善了猴子的运动功能。较新的技术是 应用正电子发射X线断层扫描(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DET)探测猴脑内多巴胺 生成细胞区域,这对老年病的研究也十分有用。因为衰老过程中这些细胞也逐渐消失。用 这一方法还能检测细胞移植后脑内的动态变化(Holden,1992,DeJesus等,1992)。 1.2 视觉系统 利用灵长类动物进行视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视(McDonald等,1990;Iuvone 等,1990),白内障手术(McCarey等, 1989);异常角膜的激光手术校正(Fantes等, 1990;Sundarraj等,1990);角膜移植;紫外线对光感受器和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作用。这 些研究结果有的已用于人类同类疾病的治疗。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新英格兰灵长类研究 中心对视觉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研究(获得 198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证明幼年灵 长类的视觉刺激对视觉皮层细胞的发育十分重要。进一步的研究表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