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全华人”范光陵
2008年12月15日,范光陵在海峡两岸首航班机上挥泪直书:“海峡六十年,直航第一架。莫笑浮沉泪,乡情成一家。”那一刻的欣慰、喜悦与成就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诗词抒怀之外,假设人生可以交换,他情愿用以往生命中任何精彩片断的总和――包括“中华电脑之父”、“世界桂冠诗人”、“企管大师”、“十全华人”――来换取这一刻的直航成功。直航,毕竟昭示着两岸关系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是诗画赋予了灵性还是电脑“刷新”了生命里程?抑或血浓于水的那份情感牵挂让人不肯把时光随意放纵?岁月如织,半个多世纪的时空长河中,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的范光陵依然年轻着、精彩着漫步走过他的多彩人生。
初见范光陵竟以为扑了空,面前的“中年人”尚未说话,只脸上的那抹笑意便让人误以为遇到了多年前的“故交”,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却也丝毫不感到陌生。及至其开口自我介绍,才恍然觉得,“年轻”这个词并非年轻人的“专利”。提到范光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十全华人”;在台湾,提到范光陵就不能不提一度纷争四起的“电脑”和他的“新古诗”及诗意油画;在内地,提到范光陵则不能不提他在1988年率台湾经济文化代表团破冰访问大陆,首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先河。
“十全华人”
范光陵被海内外权威人士及媒体誉为“十全华人”是近十年间的事。一如他的诗和画,范光陵用勤苦、睿智、执著组合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人生画面――
“十全”之一:中文“电脑”一词创始人。
“十全”之二:首倡中华民族电脑启蒙运动,召开中华民族第一次电脑会议。
“十全”之三:撰写世界第一本中文电脑书籍《电脑和你》。
“十全”之四:首创电脑科、系、所,首创大学电脑专科、本科及研究所。
因上述各项贡献,范光陵被国内外誉为“中华电脑之父”。
“十全”之五:世界诗意油画之父。全球首次将中国诗画组合这一传统文化带向世界,并与西洋油画深度融合,开拓出新画派Poetic oil painting。
“十全”之六:世界新古诗之父。突破中文古诗中的平仄,摒弃古语的晦涩难懂,保留诗韵之音乐感、诗文之哲理与艺术性,以现代语言将诗创新。
“十全”之七:中国首次世界诗人大会主席。2005年10月28日,他以主席身份在中国泰安市召开世界诗人大会, 千名中外诗人雅集泰安, 出席者共计五万人,堪称世界诗坛盛事。
“十全”之八:世界诗意管理学创始人。倡导企业进行“诗意化管理”,在中外大学首开诗意管理学课程。
“十全”之九:“新五四运动”创始人。在五四运动之“德先生”与“赛先生”及白话文运动之外, 加之“诚先生”(诚信)、“礼先生”(礼义)及新古诗运动,人称之“新五四运动”。
“十全”之十:海峡两岸破冰之旅领头人。1988年率领台湾经济文化代表团破冰访问大陆,首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先河。
首创“电脑”一词
1961年,范光陵“斗胆”自创“电脑”一词用以替代微机。至2009年6月底,在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输入“微机”一词所获资讯为八百二十万条;“微型计算机”一词为二十万条;“电子计算机”共计三百五十万条,而范光陵命名的“电脑”一词则高达一亿条!四十八年理念、文化的磨砺与碰撞中,简简单单的一组数字无言地为范光陵“辩解”着、“回应”着当年的质疑与苛责。
1958年,范光陵从台湾乘坐货轮抵美留学时,身上只有三十五美金。为赚取学费,在美国纽约州的餐厅打工时,他开始注意到电子计算机这一“新新”科技产品,同时幻想着自己可否在此领域一展身手。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范光陵每天工作十一个小时。剥五十斤冻虾、斩五十斤冰冻鸡。在除去鸡内脏时,常常被碎骨头划得满手是血。此外,每天还要泪流满面地剥上一口袋洋葱,还要清洗堆得如小山般的碗盘。看着手上汩汩流出的鲜血,范光陵的心却不时涌动着未来人生的三大愿望:一是到大学执教,二是走遍欧洲,三是为中华民族之文化振兴、科学普及做些贡献。
1961年,学有所成的范光陵进入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任职。他首先在机房中接受最基础的训练,嗣后职位一直上升。IBM在纽约的重要简报常由他来做,他也由此开始连续在美国各大报刊发表对电脑技术的见解。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毕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长大的孩子,他始终认为教书育人是学家的“本分”。于是在IBM工作四年后,开始申请进入大学教书。他发出二十份简历,最后有六份有了回音。权衡之后,他接受了其中一所大学的邀请,担任助理教授兼电脑中心主任。就职后,他开始设计电脑系统,同时开始教授电脑、企管等课程。
台湾“教育部”发现了这位“美漂奇才”,特别函请范光陵回台讲学。范光陵太激动了――效力中华民族是他的愿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