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反应仪器
(6)实验评价:定性评价Pk定量评价 一、定量实验基础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2.中和滴定 二、拓展 1.由排水法收集测定气体体积 量气法测难溶于水(或其它溶剂) 气体 可被吸收剂吸收的气体(称重法) 赶气(操作)等 拓展 拓展 延伸 2.混合物成分定量测定 有效成分(或失效程度)的定量测定 延伸 3.从定量数据(如题给熔沸点、溶解度等)分析误差原因或有机物分离方法等。 4.从定性角度(如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定量结果(如转化率“升高”、“降低”、“不变”) 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或中和滴定的变式。 6.控制变量法研究反应原理(或规律) * 感悟4(综合实验命题三个出发点) (含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仪器(元件) 装置(拼装) 包括使用仪器、 药品、操作、 描述实验 现象、设计、 评价或改进 实验等技能。 (6)有些实验还要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或提出改进方案。 (2)恰当选择实验器材 (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综合” 思想 体现 感悟5 (1)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或看懂实验设计 (4)能正确预测实验现象,并规范表述出来。 (5)对实验现象和结果明确解释和正确的评价。 对高三实验教学的建议(关注细节,逐一过关) 一、回归基础--落实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熟悉五大类20种常见仪器(名称、形状和特点)、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以直接加热:⑴试管、⑵坩埚、⑶蒸发皿 垫石棉网加热;⑷烧杯、⑸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 ⑹锥形瓶? 不能加热:⑺集气瓶、⑻试剂瓶 (细口、广口)、⑼启普发生器、 ⑽滴瓶(滴管)? 测量器:粗量器:⑾量筒 精量器:⑿容量瓶、⒀滴定管 (酸式、碱式) 计量器:⒁托盘平天 (砝码)(粗量器:精度0.1g)、⒂温度计 分离器:⒃漏斗 (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其它:加热器:⒄酒精灯; 分离器:⒅干燥管 (球形、U形)、⒆洗气瓶; 搅拌器:⒇玻璃棒 2.使用药品的技能 ? 三个原则:“三不”原则、“按规定或少量”节约原则;“防污”保纯原则。 对高三实验教学的建议(关注细节,逐一过关) 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的技能 描述法:“新现象法”、“新旧现象对比法”、“有效数据法” 5. 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技能 ①分析现象本质,揭示规律。 ②对比现象和本质,归纳规律。 ? ③科学地解释异常现象。 6. 设计实验的技能 ⑴原则: “现象明显,操作方便,程序合理。 ? ⑵正确列出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装置图、注意事项等。? ⑶设计实验方案,论证实验方案。根据同类型实验在反应原理,装置构造原理以及对试剂、仪器、基本操作的要求具有相似性,通过对照课本上类似的代表性实验和设计原则来决择最佳实验方案。? 对高三实验教学的建议(关注细节,逐一过关) 7.掌握典型的实验基础知识技能 (1)熟悉物质分离与提纯(由哪些仪器构成,操作原理等),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先后关系”:如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左右关系 ” :如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 “上下关系 ” :“零刻度”:滴定管在上方,量筒、烧杯无零刻度。 “大小关系 ” :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气流的方向应大进小出。 “长短关系 ” :测量气体的体积时,为短进长出。 “快慢关系 ” :实验室制氯气时,加热时宜慢不宜快,温度宜低不宜高。 “内外关系 ” :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外焰不用内焰。 “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 :坩埚、蒸发皿、试管、硬质玻璃管可直接加热 对高三实验教学的建议(关注细节,逐一过关) (2)掌握物质的检验主要形式:鉴定、鉴别 ①物质的鉴定 “一种规律”:阴离子优选OH-,阳离子优选H+ ; “二种试剂”:检验试剂+验证试剂; “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四种现象”:气体、沉淀、特珠颜色、焰色。 “五个重点”: NH4+ 、CO32- 、Cl- 、SO42- 、Fe3+离子的检验 特珠要求:固体试剂:先溶解(水溶或酸溶)再检验 滴加试剂:对后 续检验的干扰。混合溶液:互相干扰(如Fe2+ 、Fe3+ )胶体:丁达尔效应 ②物质的鉴别技巧 (1)若被鉴别的溶液酸碱性不同,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若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