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足.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足

1. 网基结构矩阵D D描述了配电网的潜在联接方式。 二、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2.故障信息矩阵G 故障信息反映在矩阵G的对角线上。 如果节点i的开关经历了超过整定值的故障电流,则故障信息矩阵G的第i行第i列的元素置0;反之则第i行第i列的元素置1; 故障信息矩阵G的其他元素均置0。 二、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节点3和节点4之间发生故障,相应的故障信息矩阵G为 3.故障判断矩阵P 故障区段两侧的开关必定一个经历了故障电流,另一个未经历故障电流; 故障区段中一个没有故障信息节点的所有相邻节点中,不存在两个以上有故障信息的节点。 二、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网基结构矩阵D和故障信息矩阵G相乘后得到矩阵Q,再对矩阵Q进行规格化后就得到了故障判断矩阵P,即 其中, g(?) 代表规格化处理 三、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g(Q) ——对矩阵Q进行规格化处理 如果矩阵D中的元素dmj , dnj ,? , dkj 为1(表示节点m,n,?,k 与节点j相邻); 矩阵G中的元素 gjj =1,即节点 j 无故障信息;并且对应的矩阵G中的元素gmm , gnn ,? , gkk至少有两个为0(表示有两个以上与节点j相邻的节点有故障信息,则节点j一定不是构成故障区段的节点) ; 将矩阵Q中第j行和第j列的元素全置为0。 判断: 如果故障判断矩阵P 中的元素有: 三、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则故障发生在馈线上的第i节点和第j节点之间的区段。 例6-1:结合图示配电网络,采用网基结构矩阵定位算法进行故障区段的判定。 三、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网形结构矩阵C 若节点i和节点j之间存在一条馈线且该馈线的正方向是由节点i指向节点j ,则对应的网形结构矩阵C中的元素cij=1 ,而 cji=0;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故障信息矩阵G 若第i节点存在故障电流,则该节点对应的对角元素gii=1,反之gii=0。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故障区间判断矩阵P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故障区段定位判据 1) pii=1 ; 2)对所有的pij=1 (i ? j),都有pjj=0 。 3)末梢情况: 若pii=1,对于所有pij (i ? j),都有pij=0 。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1)p11=1; p13=1, p33=1; p14=1, p44=0;不满足判定条件,故区段1-3、1-4为非故障区段; 2) p33=1; p35=1, p55=0;节点3和节点5满足判定条件,故区段3-5为非故障区段; 例6-2 分析图示的典型单电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判断方法(含同时有2个故障情况)。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1)p11=1; p13=1, p33=1; p14=1, p44=1;不满足判定条件,故区段1-3、1-4为非故障区段; 2)第二行只有 p22=1,故节点2后馈线为故障区段; 3) p33=1; p35=1, p55=0; 故区段3-5为故障区段;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四、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1)p11=1; p13=1, p33=0; p14=1, p44=0;满足判定条件,故区段1-3、1-4为故障区段; 工程实例介绍 利用简单、成本低廉的通信手段将故障指示器所采集到的故障信息通过其附近的FTU上传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主站,将可实现故障区段的更精确定位,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水平。 GPRS网络 故障指示器 故障采集器 FTU 主站 … 第6章 作业 (1)简述基于重合器与分段器(电压-时间型)配合实现FA的过程; (2)什么网基结构矩阵,结合例子叙述基于网基结构矩阵实现FA的过程; (3)什么网形结构矩阵,结合例子叙述基于网形结构矩阵实现FA的过程 ;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刘道兵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第6章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6.1 馈线自动化模式 6.2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6.2.1 重合器的分类和功能 6.2.2 分段器的分类和功能 6.2.3 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6.2.5 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 6.2.6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不足 6.3 基于馈线监控终端的馈线自动化 6.3.1 系统概述 6.3.2 馈线故障区段定位算法简介 6.3.3 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6.3.4 基于网形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6.4 馈线自动化系统设计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