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选】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偃师市自然水文条件

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 (1)位置与交通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北濒黄河同孟州市相望,西接洛阳市,东连巩义市,南界伊川县、登封市。陇海铁路,洛(阳)—开(封)、洛(阳)—界(首)高速公路,310、207国道穿境而过,全市个行政村全都通柏油路或水泥路,交通极为便利(图1)。 图1 偃师市交通位置图 (2)地形地貌 偃师市位于洛阳盆地东部,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为两峰夹一堑的地貌景观。南部为山区,属嵩山山脉的西段(万安山),山区基岩裸露,沟谷纵横,山势陡峭,最高点香楼寨,海拔高度1303米。北部为邙岭,横亘于黄河与洛河之间,最高点祖师庙,海拔高度403.9米。中部为宽阔的伊洛河冲积平原及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115—135米。(图2) 图 偃师市地貌图 (3)气象水文 图 偃师市多年平均气象要素(1980-1995) 1.降雨量; 2.蒸发量; 3.气温 偃师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最高气温43.4℃,最低气温-19.9℃,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527.2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图3),年平均蒸发量1826.6毫米,属半干旱区,全年无霜期213天。 洛河、伊河是偃师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洛河发源于陕西洛南终南山,经卢氏、洛宁、宜阳三县,流经洛阳市区南部,在北部神注入黄河,干流长398㎞,流域面积12265km2;伊河,发源于栾川县西北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洛阳市南部,主流长268㎞,流域面积约6120km2,于偃师市的岳滩与洛河相汇形成伊洛河,东流于巩义注入黄河。两条河流自西由洛阳市流入偃师境内,境内长约25千米。据1971—1995年资料,洛河平均最大流量12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3.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45.042立方米/秒。伊河年最大流量54.8立方米/秒,最小流量5.2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2.89立方米/秒。伊洛河最大流量176立方米/秒,最小年流量17.5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71.51立方米/秒。区域内还有马涧河、刘涧河、沙河等季节性河流。全市共有水库13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桃花店水库、九龙角水库;小型一类水库6座,小型二类水库5座。 (4)社会经济状况 偃师市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45亿元,是河南省首批10个小康达标县(市),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26个城镇化发展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第二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 偃师市农业基础稳固,区内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是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和河南省小麦主要产区之一。偃师市林地面积8万亩,经济林面积6.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16.2%。 偃师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以积沉矿产为主,部分为变质成因、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主要矿产为煤、铝土矿和非金属矿产。目前已发现四大类24种矿产,有煤、铝土矿、耐火粘土、水泥灰岩、花岗石、大理石、硅石、钾长石、含钾粘土岩、矿泉水、地热等,产地70处。其中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48处。 2、区域地质特征 偃师市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南缘,横跨嵩箕台隆和华北坳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可称“五代同堂”,尤以元古代地层最为发育。区内构造简单,以褶皱和断裂为主。岩浆活动较为微弱,以元古代中条期酸性岩和中基性脉岩侵入为主。 3、地层 偃师市属华北地层区,境内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仅在南部发育少量元古代中条期侵入岩。将地层自老到新分述如下: (1)太古宇(Ar) 登封岩群(ArDn):出露于境内南部边界马鞍山、老君山—大瓦山一带。出露厚度507~1376m。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片岩、混合片麻岩等。 (2)古元古界嵩山群 主要出露于府店镇东南边界一带。出露总厚度507~1376m。 罗汉洞组(Pt1l):为厚—巨厚层石英岩,上部夹绢云母石英片岩。 五指岭组(Pt1w):为绢云石英片岩、大理岩和千枚岩等。 (3)中元古界汝阳群 兵马沟组(Pt2b):主要出露于寇店镇的南部边界万安山—五佛山一带,厚约196~1589m。为灰黄、灰白、紫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砂岩、粉砂岩、砂砾岩、粉砂质页岩,底部为砾岩。 (4)中新元古界 1)五佛山群 主要出露于府店镇、大口乡、寇店镇、李村镇、诸葛镇的南部边界一带。总厚约3400~7119m。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马鞍山组(Pt2-3m):为中粗粒石英岩状砂岩,夹砂质页岩,层间砾岩,底部为砾岩。 葡萄峪组(Pt3p):砂质页岩夹细砂岩、炭质页岩。 骆驼畔组(Pt3l):细中粒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底部为砾岩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