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区深埋长隧洞围岩及支护的稳定分析 stability analysis of deep embedded long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in water enriched region.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水区深埋长隧洞围岩及支护的稳定分析 stability analysis of deep embedded long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in water enriched region
水电站设计 第24卷第2期
DHPS 200
8年6月
富水区深埋长隧洞围岩及支护的稳定分析
乐成军1,牛斌1,张继勋2
(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2.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在总结部分已建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灌浆加固后围岩是承载和阻水的主要的承载结构这一设计思想,结合我国西南
某电站的主要地质问题,对引水洞的支护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应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不同渗控方案所形成的外部水环境条
件下围岩及衬砌的工作性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和评价。得出了一些对同类地区进行地下工程建设的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围岩;稳定性i平价;渗流
中图法分类号:TV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98晒(2008)02一0044—05
的原则处理涌水,运营以后出现严重病害,涌水量由
1前 言 原来的18000m3/d变为54000m3/d,大量泥沙涌进
隧道,施工时处理过的塌陷复活,同时出现了许多新
我国西南部有许多地下工程位于岩溶高山地 的塌陷。大瑶山隧道从施工到运营先后发生塌坑数
区,在这些地区修建的地下工程普遍具有埋深大、洞 百个,影响范围达几平方公里。究其原因是由于处
线长、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因而在设 理方法不当引起的。可见,采取“以排为主”的方法
计和建设中将遭遇一系列特殊问题,如高地应力、高 是不全面的,没有根本解决岩溶涌水问题。
外水压力、高压涌水和岩爆等。如何进行围岩稳定 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隧道工程界进行
评价、采取合理的支护设计以减少灾害的发生是目 了多方面的试验研究[I。5,8叫o|,对隧道涌水的治理
前工程科技界关注的热点问题【l。J。本文结合工程 的原则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而且研究了新的技术,
实例,在对排水洞方案取得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 即以堵为主,适当辅以截排措施的治水原则,在措施
了通过灌浆加固引水隧洞围岩使其成为承载和阻水 上采用预注浆技术封堵岩溶水(见图1)。预注浆封
的主要结构的设计思想。 堵技术已在多个岩溶极为发育、涌水量很大的新建
隧道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遵循“先探后掘、
2围岩承载设计思想和涌水处理思路 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原则,在隧洞施工过程中,结
合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摸清掌子面前方的工程地质、
2.1地下工程涌水处理方法 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掌子面超前预
根据工程区岩溶地下水的特点,对地下水的处 注浆和超前迂回导洞预注浆等施工措施,封堵较大
理历来有排、堵之争。以往的工程多采用“宁疏勿 的地下渗涌水,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再
堵”的原则,铁路隧道设计规范【6J规定如下:“隧道防 对其中围岩较差、地下水渗流情况特别严重的洞段,
水应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进行围岩二次补充固结灌浆,以进一步提高围岩抗
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而对于 渗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至于渗流量不大、对隧洞开
堵、排的侧重则没有提及。1990年的公路隧道设计挖影响较小的洞段(q20L/s),则进行后注浆处
规范【7J贝Ⅱ直接规定:“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结合” 理,控制引水隧洞总渗流量,使其不致影响工程区的
的原则。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地质 水文地质环境。
灾害和环境问题,如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变形、水塘 2.2围岩承载思想
井泉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起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引起的障碍.pdf
- 一种简单易学的分块式导轴瓦间隙计算分配方法.pdf
- 0506华南持续性暴雨的季风环流背景 monsoon circulation background of '0506' continuous rainstorm in south china.pdf
- 一起氧化锌避雷器故障引起发电机定子绕组击穿的事故分析.pdf
- unwedge程序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unwedge procedure on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oil storage.pdf
-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近坝区淤积形态成因初步分析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reservoir sedimentation pattern in the vicinity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during its early filling.pdf
- 《范本》理念探讨(三)适用的法律意识(上) inquiry into some concepts in model version (ⅲ)-adaptable legal 1deas(part 1).pdf
-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参建模式在溪洛渡水电站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of combin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with project construction,and seamless transfer in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pdf
-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氮素动态及其生态效应 dynamics of nitrogen in the atmospheric wet deposition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in typical wetland ecosystem of sanjiang plain.pdf
- 三峡梯级枢纽多目标生态优化调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for ecological operation in three gorges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and its algorithms.pdf
-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多参数识别的反演优化通用算法 general invers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1d river water quality model.pdf
- na+对河流溶解性物质解吸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na+ on the desorption of soluble matters in rivers.pdf
- 实际地形下溃坝波的有限近似解 finite proximate method for dam-break flood waves with real topography.pdf
- 基于flac3d的路基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pdf
- 二维摆动水翼仿生推进水动力性能研究 hydrodynamic study of bionic propulsion for 2-d flapping foil.pdf
- 摆动柔性鳍尾涡流场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n the wake vortex of oscillating flexible caudal fin.pdf
- 渤海湾曹妃甸港区开发对水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 effect of development of caofeidian harbor area in bohai bay on hydrodynamic sediment environment.pdf
- 中心城区内的历史街区复兴与城市触媒——以成都市宽窄巷子片区民居改造为例.pdf
- 土壤水分运动空间变异性尺度效应的染色示踪入渗试验研究 characterizing scale-dependent heterogeneity of soil water movement through dying infiltration experiments.pdf
- 深层水漏斗区开采量组成变化特征与机制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exploitation yield formation in the region with confined-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