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suspended matter in the interaction of wave and current in taihu lake.pdfVIP

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suspended matter in the interaction of wave and current in taihu lak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ransfer process of suspended matter in the interaction of wave and current in taihu lake

第20卷第5期 水科学进展 v01.20。N0.5 猢9年9月 SCIENCE ADvANCESINWATER sep.,2009 波流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实验及模拟 李一平1,2,一,逄 勇1,2,一,罗潋葱4 (1.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l∞粥;2.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l∞粥; 3.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嘴) 摘要:利用室内外实验和数学模型对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太 湖日平均风速在2—8n∥s时,水体悬浮物再悬浮通量与平均风速符合正相关关系;太湖悬浮物沉降属于絮凝沉降。 悬浮物浓度较低时,其沉降速率与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悬浮物浓 度和沉降速率符合Ⅻstic函数;将太湖湖流模型和波浪模型耦合,有效地反映了太湖的水动力过程;在太湖悬浮 物模型中,引入底泥起悬条件,将底泥的起悬量与沉降量分开处理,有效地模拟了太湖悬浮物的输运过程。模拟结 果表明太湖悬浮物沿岸区域受湖流的影响较大,湖心区域受波浪影响较大。 关键词:波浪;湖流;太湖;悬浮物;输运实验;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79l(2009)晒栅l—06 在大型浅水湖泊中,波浪掀沙、水流挟沙使得底泥与水体产生强烈交换,在悬浮物输运过程中,与其携带 的大量营养盐一并运动,所以研究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过程,是研究太湖富营养化发生 机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目前,关于太湖湖流观测和模拟的文章较多,而对太湖波浪进行观测和模拟的文章还 拟,探讨了太湖湖流和波浪相互影响的机制,但波流共同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或营养盐输运影响的研究尚不 多见。仅有的成果主要从实验和数学模型两方面展开研究。实验研究侧重于局部湖域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及 内源营养盐的赋存、循环及其交换特征【l∞3J。数学模型在源汇项的处理上,往往将底泥只当作源项考虑,并 且在参数的取值上大多利用模型率定的手段,未能有效的反映悬浮物的沉降过程和底泥的再悬浮过程[怫14]。 基于以上几点,本文对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下太湖水体悬浮物输运进行了实验及模拟研究。 1太湖水体悬浮物悬浮沉降实验 1.1太湖底泥再悬浮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沉积物采样器为有机玻璃圆筒,内径为11cm,高度为33伽。实验中,将2 个沉积物采样器固定在塑料筐内,每个塑料筐下挂2l【g左右的重物。 验,每次实验均连续观测6d。观测点水深为1.6m左右,泥深0.3m左右: 2层同时放入水中,每层放置1个装有2个捕获器的塑料筐。观测点水深为1.6m.放置深度为:上层、下层沉 积物捕获器上端瓶口分别位于水下0.2m和1.1 m左右。一次性放入14个塑料筐,即28个捕获器。每次收回 收稿日期:2008瓶30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姗16611) 作者简介:李一平(19r78一),男,湖北荆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水环境数学模型、规划与评价研究。 Br瑚lil:li),iping@hhu.echJ.∞ 万方数据 702 水科学进展 第20卷 上、下层各1个装有捕获器的塑料筐,分7次收回。收回的时间间隔 h。 分别为6、12、24、镐、72、96和120 萎2捕获嚣 (3)取样方法取样期间同时观测了风速风向,采用自记式风向 风速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