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教程——第4章 供配电一次系统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配电教程——第4章 供配电一次系统2

1 4.2 电 弧 本节教 学 要 求 掌握电弧的形成及熄灭条件 熟悉电弧形成的物理过程、特性 掌握直流电弧及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条件 掌握开关电器常用的熄弧方法 了解电气触头的类型、工作条件 掌握接触电阻的形成、发展、后果及降低措施。 2 3 在大气中开断电路时,如果电源电压超过20V,被开断的电流超过80~100mA,在开关触头间通常会产生一团温度极高、发出强光和能够导电的近似圆柱形的气体——这就是电弧。 一、概述 电弧——为一种气体游离放电现象 现象:开关电器开断电路时,触关间产生的耀眼的白光。 4.2 电 弧 1.什么是电弧 4 延长了电路的开断时间。 电弧高温烧损开关的触头。 电弧的主要危害: 电弧的产生,一方面使电路仍旧保持导通状态,延迟了电路的开断;另一方面,温度高达10000℃,将烧损开关的触头,并可能造成短路及破坏开关电器的绝缘,在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起开关电气的爆炸和火灾。因此,在开关电器中要采取措施使电弧不产生,或者产生后使电弧存在的时间尽量缩短,以减轻其危害的程度。 5 2、特征: ①电弧的能量集中,温度极高,亮度很强 例:10kV断路器断开20kA的电流,电弧功率达到1万kW以上 ②电弧由阴级区,阳极区和弧柱区组成。 弧柱处温度最高,可达6000~7000 ℃到1万度以上,在弧柱周围温度较低,亮度明显减弱的部分叫弧焰,电流几乎都从弧柱内部流过。 6 ③电弧的气体放电是自持放电,维持电弧燃烧的电压很低。在大气中,1cm长的直流电弧的弧柱电压仅15~30v,在变压器油中1cm长的直流电弧的弧柱电压仅100 ~ 220v。 ④电弧是一束游离的气体,质量极轻,极易变形。 电弧在气体或液体的流动作用下或电动力作用下,能迅速移动、伸长或弯曲。 7 电弧原理 二、电弧的形成 触头间电弧燃烧的区域称为弧隙。弧隙中带电质点不断增多的游离过程可以由各种不同途径发生:(1)热电子发射;(2)强电场发射;(3)碰撞游离;(4)热游离。 当切断路瞬间,动静触头间出现弧光放电, 是由于其间的介质迅速游离,存在着一定浓度的带电质点,即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 产生电弧的根本原因:触头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含有大量可被游离的电子。 8 气体、等离子体、金属的状态简图 9 1.热电子发射 在弧光放电过程中,电极表面少数点上有局部较集中的电流,同时因开关触头分离后,触头间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接触电阻也随之增加,会使电极表面有相应高温,从而造成其中的电子获得很大的动能后逸出到周围空间。这种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其强弱程度与阴极的材料及表面温度有关,是气体介质中带电质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弧原理 10 2.强电场发射 在断路器触头分开的最初瞬间,触头电极的表面受到外加电压所形成的强电场的作用,金属电极表面的电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拉出,即发生了所谓强电场发射。金属表面发射电子的数量决定于极间电场强度的高低。当电场强度超过107V/cm时,即使金属表面温度不高,其电子发射量也会显著增加。 电弧原理 11 电弧原理 3.碰撞游离 当有一定强动能的电子撞击到某种气体的中性质点时,可使其间电子被释放出来,游离成正离子和新的自由电子。被撞击的电子和原来的电子又会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获得足够动能后,又将撞击其它中性质点,产生更多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使带电质点浓度迅速增加。这一游离过程即称为碰撞游离。 12 电场游离(碰撞游离)示意图 13 电弧原理 4.热游离 在高温下,气体分子和原子热运动加快,它们互相碰撞,在温度足够高时会撞击产生离子和自由电子,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 14 电弧原理 三、电弧间隙的去游离 在电弧放电发生后,介质中同时存在着游离与去游离这样二个相反过程。去游离对应的是弧隙中带电粒子(正离子或自由电子)减少的过程,它进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复合 扩散 直接复合 间接复合 (主要形式) 高浓度→低浓度 A++e→A A+e→A- A-+A+→2A 15 电弧原理 再结合是指带异性电荷的质点相互接触,交换多余电荷而形成中性质点的现象,又称复合。 1.复合 16 电弧原理 电弧中扩散主要原因: (1)弧燃区域与周围介质中带电质点浓度不同; (2)两区域中温度的不同而引起。 弧柱中带电质点不断扩散到介质中,并在介质中发生再结合,使得弧燃区域中导电质点数目减少,发生去游离。 扩散的速率决定于电弧表面上带电质点数目,故与电弧直径成反比。 2.扩散 带电质点从弧燃区域逃逸至周围介质中去称作扩散。 17 电弧原理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