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编辑推荐
苏静创造了教育奇迹,将一名小学名师、大学教师和教育专家融为了一体。
她将一群原本对诗一无所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出口成诗的“神童”!教学令人瞩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您是家长,苏静教育孩子的奇思妙想,肯定会给您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我“发现”了那个年仅23岁的苏静老师,凭借着独树一帜的“诗意教育”,把一群蜚声全校的“麻辣学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天才诗人”时,我按捺不住欣喜,把她招到门下。那个时候,她在青岛嘉峪关小学做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
现在,当年的小学老师已经成为培养小学老师的老师,她已经是青岛大学师范院小学教育的意义。她常说,无论自己站在哪个讲台上,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为教育,为人生。所以,她用三年的时间总结了八年的教育人生体悟,凝炼成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写成了这本心血之作,与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分享。作为她的老师,我深感欣慰和骄傲。
我欣赏苏静的课堂,在她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魅力和活力。我一直认为,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课堂是孩子的,把课堂还给孩子。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所以,评价一堂课不是评价老师在课堂里面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多么精彩,而最重要的孩子们得到了什么,孩子在课堂里是不是主动的快乐的。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作者教学方法的分享。
本书中涉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案例,都是作者从师八午的亲身经历。作者试图把这本书做成一线老师的实用手册,随意翻开每一页,都能直入主题,寻找到自己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在分享一个人的心情故事。“诗意”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因为怀着一颗诗心,所以面对相同的教育细节,作者所呈现的,是匠心独运的理解和独树一帜的方法。本书涵盖了课堂、管理与沟通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方法,既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又有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训练。
这些教育案例和方法的呈现没有孰轻孰重,每个细节都像一粒珍珠,由“诗意”情牵一线,构成诗意教育的淳美境界。
作者简介
苏静,诗教名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讲师,教育学硕士,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其风格独运的“新诗教”被《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以整版专栏报道。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2003年独创“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30多个城市的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师生培训百余场,好评如潮。先后被潍坊教育学院、张家港高级中学、天津塘沽区教育中心、洛阳洛城区教委等数十家单位聘为客座教授。先后被《教师博览》、《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评为年度封面人物;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特聘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近百万字,2005年,出版个人教育专著《麻辣学生酷老师》。
目 录
教育是一首诗(朱永新)
生命的三次飞跃(陶继新)
1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
深邃课堂风情万千
魅力问答成效非凡
巧教古诗触类旁通
处变不惊急中生智
课文成诗一举数得
借景引发头脑风暴
批判阅读另类思考
静心聆听孩子解释
团队合作赏诗有方
帮助孩子自圆其说
低段作文一题多解
灵活处理课堂违纪
特别分享 学生自创诗作集锦
2 管理——让学生爱上你的智
将相无种人皆尧舜
适当装傻轻松避嫌
善化负担变为奖励
冷峻幽默对付顽童
错字成诗巧妙纠正
将计就计化解难题
巧设擂台激励背诗
师生同办特色报纸
读书三法受用终生
尊重身边平凡之人
对待作业化繁就简
随机德育事半功倍
特别分享 给我深远影响的十本书
3 沟通——让学生爱上你的真
诗意评语温暖一生
拒收礼物无欲则刚
家长沟通三步到位
尊重孩子朦胧爱情
肝胆相照保守秘密
诚实坦率赢得信任
条清缕晰说理透彻
转换视角淡化纠纷
妙语应激冰释尴尬
毕业情牵保持联系
定期旅行适时分享
用心铭记孩子细节
特别分享 诗意评语集锦
致谢
书 摘
1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
深邃课堂风情万千
很多听过我课的老师,都会惊讶于我课堂的深邃和大容量。一个看似平淡的主题,总会被我旁征博引,其内容常常涉及到中学甚至大学。在一般老师眼里,小学生怎么可能理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似乎有悖于今天所倡导的“简简单单学语文”的理念。而在我看来,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习惯于深沉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习惯于多元思维触类旁通的时候,语文的魅力自然彰显,所有难题都可轻松应对。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他们渴望新鲜,乐于挑战,他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体验深邃课堂?通过以下我亲历的三个课堂片段,老师们或许可见一斑。
案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革是推动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docx
- 政企客户支撑中心绩效考核指标定义和解释.doc
- 放疗的基本概念.doc
-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课件R.ppt
- 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docx
-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析.docx
- 政法干警面试指导:组织类试题的答题技巧.doc
- 故障行波理论及其应用.doc
- 政府采购工作交流材料.ppt
- 故事教学法的文献综述.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