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政府理论
LOGO 比较政府理论前沿简介 Welcome you! “只要公共行政不具有比较性,那么宣称要‘建立行政科学’的观点听起来就空洞”。 ——达尔 (Robert Dahl) 目录 一、比较政府研究的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二、比较政府研究的文献选择 三、比较政府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四、比较政府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探讨 五、比较政府研究成果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一、比较政府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1.政府界定及其理论领域 (1)小政府(行政官僚机构) (2)现当代政府理论领域 分析框架、变迁、合法性、机构与编制、体制、过程、预算、绩效、央地关系、府际关系、决策机制、执行权能、监控机制、行政参与、电子政务、行政公开、政府发展等等。 (参见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高教版)、谢庆奎:《政府理论研究丛书(中国社科)》) 一、比较政府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2.跨行政生态比较 时间:20C60—80S 例:中西政府职能变迁比较 例:中亚与东亚国家治理比较 历史纵比 区域横比 3.跨国度比较 时间:20C80S—至今 民主国家比较 发展中国家比较 大国比较 一、比较政府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例:美英比较 例:中越比较 例:中美比较 一、比较政府研究的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4.焦点 政府职能 决策体制 公务员 公共预算 政府绩效 行政发展 一、比较政府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5.具体方法 个案研究 小规模集中对比 统计分析 6.目的 界定政府及其运作环境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干预变量; 观察、描述和分析政府治理的多样性; 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前提下找普适的命题、理念和法则; 启示与借鉴。 一、比较政府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7.优劣 一、比较政府研究角度、方法、目的和优劣 优势 扩充知识、提供新视角; 检测政府治理的一般性假说; 预测与借鉴。 劣势 专家配备、经费拮据等的不足制约广度与深度 同样现象可能存在的不同点又导致同类现象比较分析难 跨国机构与全球化治理弱化比较的价值和我们检测理论的能力 变量多、样本少、选择偏好、信息不足等,导致比较不具代表性 二、比较政府研究的文献选择 宁骚:《比较政府与政治译丛》(北大版) 林尚立等:《当代中国政府理论研究丛书》(浙江人民版) 谢庆奎:《政府理论研究丛书》(中国社科版) 万鹏飞:《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译丛》(北大版) 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商务版) 陈嘉陵:《各国地方政府比较研究》(湖北人民版) 卓越:《比较公共行政》(福建人民版)、《比较政府与政治》(人大版) 沈亚平:《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人民版) 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立信会计版) 张小劲:《比较政治学导论》(人大版) 马骏:《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科版) 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人大版) 王孟邻:《比较县政府》(中正书局)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版) 洛克:《政府论》(商务版) 孟德斯坞:《论法的精神》(商务版) 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三联版) 海迪(Heady):《比较公共行政》(人大版) 黑格(Hague):《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人大版) 1.政府理论 ①当代理论假说 官僚制 委托代理 公共选择 公共交易费用 公共预算 公共利益 公共服务 行政生态 政治博弈 行政参与 权力制约 批判 政务公开 机制设计 (参见马骏《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以及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等文献) 三、比较政府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②一般问题 分析框架 政府特征与发展规律 合法性、公开性、回应性 政府与政治体制 政府改革 政府评价 三、比较政府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2.体制、过程与机制 政体优劣 央地关系 府际关系与地方自治 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监督过程、电子政务平台 预算、公开、廉洁、法治、参与、绩效 三、比较政府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 西方民主制度安排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 投票规则设计与公民选择 “中位数偏好”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选民偏好强度与投票结果质量 选举策略与选票交易 “代表人民主”与“赢者通吃” 早在宋代,苏轼就用“(有)法”与“无法”来概括汉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政治差异。近代思想家严复出于改革、救亡的热忱,又借用这对范畴来进行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对比,认为西方国家“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Word文档】:第13章 动量守恒定律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第3课时.doc
-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第13章 动量守恒定律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第1课时.ppt
- 正铲液压挖掘机工装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配套课件】:第8章 磁场 专题八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ppt
- 步步高第六章第3课时.doc
-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江苏专用):第1章 运动的描述专题一复习.ppt
- 武当杯创杯安全文明工地实施方案.doc
- 武大《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件(黄劲松版)CH02.ppt
- 武大《摄影测量》课件—第17讲 解析测图仪.ppt
- 欧阳国林 创伤急救.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