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鲁迅的方向 “鲁迅的方向”的基本特征是:在全面、深刻地反省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民族文化的积极成果及其弊端。既彻底地反封建,又科学地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广泛、理智地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从而,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崭新文化。
2. 牧歌的情绪1924年,当郭沫若散文《小品六章》在《晨报副刊》发表的时候,郭沫若写了一篇序,序中说:“我在日本时生活虽是赤贫,但时有牧歌的情绪袭来,慰我孤寂的心地,我这几篇小品便是随时随处把这样的情绪记录下来的东西。”这些情绪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感伤,一是浪漫,一是向往。其价值取向则是从一己的身边琐事和情绪感受出发,在记事、写景中表现自我,感悟人生,从而折射时代的情绪。
3、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用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掩饰或替代事实上的失败。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主要症状是妄自尊大、欺弱怕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等等。
4、《三个叛逆的女性》《三个叛逆的女性》是郭沫若早期历史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的结集,1926年4月出版。这三个独幕剧通过对我国历史上三个著名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的艺术再创造,猛烈地冲击着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古堡,洋溢着五四时代“动的与反抗的”叛逆精神,闪烁着人的发现与觉醒的人文精神的炽热光华,显现出剧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这三部剧的出现,标志着郭沫若从诗剧创作向历史剧创作的过渡。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
5、失事求似这是郭沫若从中外戏剧理论中吸收营养后形成的历史剧创作原则。他在《历史·史剧·现实》一文中说“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意思也就是写历史剧不必拘泥于古代史实,“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可以有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的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这样,在创作上就有很大的主观性,通过历史剧阐发作者对当前现实的看法。这在郭沫若的历史剧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6、社会剖析小说以茅盾小说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
7、方罗兰他是芧盾创作的小说《蚀》三部曲的第二部《动摇》中的人物形象。方罗兰的形象提示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许多精神特质。这个自命为稳健的“左派”人物,充任着县党部委员和商民部长等要职,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尖锐搏战中,他始终动摇于左右之间。他觉得土豪劣绅四处布满了党羽,制造恐怖气氛;但一想到群众运动,也害怕得不得了,最终动摇、妥协便占了上风。他的迟疑不定,不自觉的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使整个县城陷于“大反动”的阴霾中
8、《爱情三部曲》它是巴金早期创作的三个中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作品描写了小资产阶级在黑暗时代、社会中的生活、思想、爱情等方面的矛盾和痛苦,揭示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在新思想、新文化不断形成,旧思想、旧文化不断衰败的新旧交替时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前进必将被社会所吞噬的规律。“爱情三部曲”是标志着巴金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
9、《激流三部分曲》它是巴金早期创作成熟的代表作。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构成。作品以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展示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的兴衰变迁、垂死挣扎,最终走向全面崩溃的历史趋势。以高老太爷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对年青人、女人、下人们的残酷压迫,在作品中得以真实的展现。“激流三部曲”描写的家,所显示的只是社会的一角,却构成了五四时代形象的家族历史缩影。这部作品是作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血泪控诉。
10、京味“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所注入的文化趣味。因此“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京味”作为小说的风格氛围,又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方面。
11、老舍小说中的“旧派市民形象”
指那些保留着东方古国传统的温和、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因循守旧的“老中国儿女”。这是老舍作品中市民形象塑造得最成功最有艺术魅力的人物系列。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儿女,骨子里是农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传统思想包袱。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显得比较保守、守旧、闭塞,他们几乎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
12、老舍小说中的“新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就整体而言,写得不如旧派人物丰满真实,但也有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