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 抗菌素抑菌杀菌作用 抗菌素抑菌杀菌作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构效关系 四个原子的? -内酰胺环和五个原子噻唑环 有天然青霉素、氨基组、羧基组青霉素、脲基组青霉素三组 引入不用的基团有不同的效应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1) 作用于细胞壁合成后阶段的酶: 转糖基酶 转肽酶 D-羧肽酶 内肽酶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2) 抑制转肽酶活性 转肽酶的转肽反应 青霉素结构与D-Ala-D-Ala相似,误认为底物? -内酰胺环打开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2) 青霉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2) 青霉素结合蛋白 存在于所有细菌 其数量、分子大小及与?-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随细菌种类不同而不同。 定位于胞质膜的表面,均是?-内酰胺类抗生素潜在的靶子。 青霉素结合蛋白 表1-4 大肠埃希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概况 PBP种类 功能 具高亲和力的抗生素 1A和1B 转肽酶和转糖基酶 青霉素G和各种头孢菌素 于细胞延伸时延伸肽聚糖链 2 转肽酶和转糖基酶 阿莫西林和亚胺培南 启动新生肽聚糖插入延伸位点 3 转肽酶和转糖基酶 头孢氨苄 特异作用于横膈形成 4 羧肽酶和内肽酶 不明 为新生链准备攻击位点 5和6 羧肽酶 决定交联程度 头孢西丁 7 不明 亚胺培南 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效应 细菌裂解 细胞壁结构松散,无法承受胞内渗透压而膨胀,和自溶素的激活有关。 不裂解的 抑制某一种pBp,不诱导自溶素激活。 抑菌效应 青霉素种类和抗菌活性(1) 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青霉素V 不产青霉素酶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性细菌。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甲氧西林 methacillin 苯唑西林 oxacillin 氯唑西林 cloxacillin等异恶唑类青霉素 青霉素种类和抗菌活性(2) 广谱青霉素 氨基组:作用于青霉素G敏感菌,大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包括氨苄西林(amp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 。 羧基组:作用于产?-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 ,对氨苄西林无效的革兰阴性杆菌 ,协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肠球菌抑菌作用,包括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替卡西林(ticarcillin)。 青霉素种类和抗菌活性(2) 脲基组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 包括美咯西林(mezlocillin)、阿洛西林(azlocillin)和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青霉素+?-内酰胺抑制剂 :作用于产?-内酰胺的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包括:① 氨苄西林-舒巴坦ampicillin-sulbactam(unasyn);②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即替美丁)ticacillin-lavulanate(Timentin);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即安美汀)amoxicillin-clavulanate(Augmentin);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即他唑新) piperacillin-tazobactam。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构效关系 天然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具有7-氨基头孢烷酸结构 ,即由?-内酰胺环和二氢噻嗪环组成 头孢菌素中有两个可供修饰的位点,两个修饰位点的联合作用效果使之获得更好的抗菌活性 。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相似,它和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