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基础(于璐)第3章交通流特性.pptVIP

交通工程基础(于璐)第3章交通流特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 交通流参数 3.2.1 交通量和流率 3.2.2 速度与行程时间 3.2.3 密度与占有率 3.2.4 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3.2.2 速度与行程时间 速度: 描述交通流状态的第二个宏观参数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用S表示, 单位是mi/h或ft/s(km/h或m/s) 行程时间: 通过某一路段所使用的时间 包括停车时间 用t表示,单位是h或s S与t的关系——成反比: 几种特征速度: 地点速度 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用做道路设计、交通管制、交通规划资料 行驶速度 区间距离/行驶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 行程速度 区间距离/行程时间 临界速度 道路达到通行能力时的车速 自由流速度 一辆车在无其他车辆干扰的条件下通过某一区段的最高车速 速度的平均度量: 1.时间平均车速(TMS) 通过道路某一点所有车辆的地点速度的平均值 也是所有车辆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2.区间平均车速(SMS) 行驶于道路某一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可以用区间距离/平均行程时间求得。 所有车辆行程速度的调和平均值 TMS与SMS之间的区别: TMS是点测量值,SMS是区间测量值 SMS通常比TMS小,因为低速车在区间内占据空间的时间长。 计算TMS与SMS的实例1: 计算TMS与SMS的实例2: 有三辆汽车,分别以20km/h,40km/h和60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0km的路段,求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 3.2 交通流参数 3.2.1 交通量和流率 3.2.2 速度与行程时间 3.2.3 密度与占有率 3.2.4 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3.2.3 密度与占有率 密度: 定义:单位长度道路或车道上,某一瞬间所存在的车辆数 用D表示,单位是veh/mi或 veh/mi/ln ( veh/km 或 veh/km/ln ) 密度是在一段道路上测得的瞬时值 不容易直接测量,经常用速度和交通量来间接计算 但密度是三个参数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可以最直接地反映交通需求 常用特征密度 临界密度 交通量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密度。 阻塞密度 速度趋于零,交通量也趋于零时的密度。 占有率 与地感线圈检测技术相关的指标 地感线圈的原理:电磁感应 地感线圈虽不能直接测量密度,但可以测量占有率,通过占有率推算密度。 用占有率推算密度的方法: 推导过程详解: 占有率分为时间占有率(Ot)与空间占有率(Os) Ot=车辆检测器的占用时间/总观测时间 检测器的占用时间是车辆的前保险杠激活检测器的上游边界开始,直到车辆的后保险杠离开检测器的下游的边界为止 在检测器接通期间,车辆驶过的距离为:Lv+Ld,这一距离被认为是车辆的有效长度。 Os=N(Lv+Ld)/L=D(Lv+Ld)/5280,其中N为检测时间内通过车辆数,D为交通流密度,单位vel/mi。 如果认为时间占有率等于空间占有率,即可推出式(5-7) 用O计算D的实例(P145/129): Consider a case in which a detector records an occupancy of 0.200 for a 15-minute analysis period. If the average length of a vehicle is 28 ft, and the detector is 3 ft long, what is the density? 3.2 交通流参数 3.2.1 交通量和流率 3.2.2 速度与行程时间 3.2.3 密度与占有率 3.2.4 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3.2.4 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车头间距 一条车道中前后两辆车的车头间距离 一般考察平均车头间距,用da表示, 单位是ft(m) 车头时距 一条车道中前后两辆车驶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 一般考察平均车头时距,用ha表示,单位是s da、ha与宏观参数的关系: 微观参数的用途: 短时间内测量大量的参数值(A traffic stream with a volume of 1,000 vehs over a 15-minute time period results in a single value of rate of flow, space mean speed, and density when observed. There would be, however, 1,000 headway and spacing measurements, assuming that all vehicle pairs were observed.) 用来单独分析不同类型的车辆 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的换算实例1: 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的换算实例2: 在市郊一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