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轧制过程数学模型课件.ppt
主讲: 乔军 Office: 材料学院519 Tel: 5929532 (O) (M) E-mail: juncourses@163.com 第一章 轧制过程数学模型概述 第一章 轧制过程数学模型概述 第一节 数学模型的概念 针对或参照某种问题的特征和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确定问题系统及变量关系; 确定最佳的试验方案和方法; 确定合理的模型结构; 确定模型中的最佳参数; 检验修改模型。 二、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理论分析法:需已知边界条件。包括数值方法来求解(上下界法,有限元法); 模拟法:利用已有模型来模拟较复杂,但较相似的过程; 结构分析法:理论结合统计,用理论方法确定系统的结构,再用试验数据来确定系数,较使用、准确,且便于修正。应用于塑形加工过程的大部分数学模型,例如变形抗力和宽展; 概率法:用概率分布规律及其方法来建立模型。例如连铸机浇注准备时间按正态分布建立模型,轧机故障中断时间按指数分布。 统计回归法:理论结构尚难弄清,可采集数据,通过统计和回归方法,弄清它的结构和系数。 第二节 数学模型在轧钢自动控制中的作用 一、数学模型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和灵魂。 二、轧制过程自动控制水平 自动厚度控制; 自动宽度控制; 板形动态控制; 轧件位置跟踪和控制; 轧件温度控制; 组织性能预报。 第三节 塑性成形模拟中的数学模型 组织性能模拟用到的数学模型主要有: 奥氏体再结晶模型。包括动态、静态、和亚动态再结晶模型。 奥氏体相变组织及碳氮化合物析出模型。 组织-性能对应关系模型。 第四节 轧制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常用的数学模型 变形模型。包括压下、宽展、延伸、前滑、轧件稳定性、金属流线、应变分布等。 力学模型。包括压力、扭矩、能耗、工具受力分布、变形金属应力分布等。 温度模型。如升温、冷却、温度分布等。 组织及性能模型。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组织变化、相变、组织性能分布、显微结构等。 机械传动模型。其中有传动系统振动,轧辊弹性压扁、弹跳,部件损耗等。 经济模型。包括生产率、能耗、成材率、成本及利润等。 二、模型分类 理论型。 根据机理,即内在规律通过理论解析建立模型。 统计型。根据过程的统计规律建立 理论-统计型。利用理论模型的结构形式、根据生产数据估计出其中的参数所建立的模型。 人工智能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第五节 生产中数学模型的自适应 一、自适应数学模型一般形式: 第五节 生产中数学模型的自适应 二、举例:粗轧出口到精轧出口的温降分为两段计算 从粗轧出口到精轧入口,主要为辐射温降,其中黑度e为一个需要学习的系数。 从精轧入口到精轧出口,这一段主要是强迫对流冷却,需要对当量传热系数Ka进行学习。可将黑度e的误差统一由Ka的学习加以考虑。 第二章 建模数据分析法 第一节 一元回归分析 一、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用于对函数f(x)的一组观测值确定函数的表达。 f(x)可以是一元,也可以是多元,可以是线性,也可以是非线性。 两类变量关系 确定性关系。熟知的函数关系,如电流和电压,U=IR。 非确定性关系。又称为相关关系,很难用确定的函数关系表达(如材料的变形抗力与材料的成分,加工变形过程中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和变形程度都有密切的关系,但很难用确定的函数关系来描述)。 2.最小二乘法(举例2-1) 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2.相关系数r检验 对于两种显著性水平a=0.05和a=0.01 第二节 多元回归分析 基本原理来自于一元回归,但更复杂,计算量大,应用MATLAB软件。 二、线性方程组消元公式 高斯消元法:求解多元回归的正规方程。 以三元为例: 进行初等变换,使得对角线元素为1,非对角线元素为0,则经变换后的右端项即为回归系数。即求得: 三、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检验 在b=0的假设下构造F统计量: 第三节 逐步回归分析 一、逐步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1.自变量多的优点:回归平方和U越大,残差平方和Q越小,预报精度越高。 2.自变量多的缺点: 数据收集和测定计算困难。 如果方程中含有对y影响不显著的变量,以至影响了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反而使预报效果下降。 控制速度慢。 3.为优选自变量,需要进行逐步回归。 基本思想:根据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重要性,把它们逐个地选入回归方程中。具体方法为先建立只包含一个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然后建立两个自变量的回归方程。之后反复进行两个步骤: 二、每个自变量的贡献 每个自变量 2.每个自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逐步回归在建立回归方程时,消元前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