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 * 十二、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组分配比 熔体粘度 粘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 粘度比、剪切应力、界面张力的综合影响 其他因素:组分相容性,表面自由能 * * 十三、共混物的性能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光、电性能 阻隔及抗渗透性能 …… * * 1 共混物性能与单组分性能关系 不考虑形态因素 并联式 串联式 考虑形态因素 均相体系 “海-岛”结构两相体系 * * * * “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n是与体系有关的参数(-1n1) 如结晶聚合物(1-晶相,2-非晶相)的剪切模量满足: * * 2 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 与温度的关系 与组成的关系 熔体粘弹性 * * 3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弹性体增韧塑料体系 塑料基体形变(剪切形变,银纹化) 弹性体增韧塑料机理(银纹-剪切带理论,银纹支化理论,界面空洞化理论) 例:NBR改性PVC CPE改性PVC EVA改性PVC * * 非弹性体增韧塑料体系 依赖脆性塑料的塑性形变将外界能量耗散掉,达到增韧 例:PC,PA等体系中加PS,PMMA,AS等 PVC/CPEorMBS/PS * * 4 共混物的其他性能 电性能 光学性能 阻隔性能 透气性能 * * 十四、橡胶共混改性 通用橡胶: 天然(NR),顺丁(BR),丁苯(SBR),乙丙(EPM),丁腈(NBR),氯丁(CR),丁基(IIR) 特种橡胶: 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 * * 助剂在共混物两相间的分配 硫化助剂,补强剂 橡胶共混物两相的共交联 * * 十五、共混过程,工艺,设备 简单混合:分散相粒径大小不变,如高速搅拌机混合 分散混合:粒径大小改变 混合中的效应:剪切作用,对流作用,扩散作用 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 共混时间 熔体粘度控制(温度,助剂,分子量) 界面张力与相容剂影响 * * 共混设备 高速搅拌机(或称高速捏合机) Z型混合机 开炼机(双辊开炼机,辊筒间隙,温度) 密炼机 挤出机(螺杆直径,长径比,螺槽深度,螺杆各段长度比) * * * * * * * * * 廖正福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高分子系 聚合物材料改性 * * 第二章 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1 基本概念 2.2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 2.3 共混物的性能 2.4 共混过程、共混工艺与共混设备 2.5 共混组分的相容性与相容化 * * 一、聚合物共混与合金的概念 只讨论物理共混,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 共混的产物称聚合物共混物 高分子合金不能简单等同于聚合物共混物,高分子合金是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而且一般言,高分子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 * 二、 共混的特点与意义 许多天然和合成的聚合物是经改性才能达到工业应用性能的 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提高使用档次,如ABS兼有PS的光泽和易成型性;PAN的刚性、耐油性、耐化学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聚丁二烯的弹性和抗冲击性 投资少、效益高 品种繁多、可制备功能化高分子材料 改善加工性能 * * 三、共混的方法(1) 物理方法: 机械混合 溶液混合 胶乳混合 粉末混合 20世纪40-50年代,以次价力结合为主,如NBR/PVC共沉胶 * * 共混的方法(2) 化学方法:接枝共聚(组分间有化学反应) 嵌段共聚(组分间有化学反应) 互穿网络(组分间没有化学反应) 渐变处理(组分间没有化学反应) 20世纪50-70年代 * * 共混的方法(3) 物理/化学方法 * * 按共混时物料状态分为: 熔融共混 溶液共混 乳液共混 * * 四、高分子材料共混技术进展 相容剂技术(见离聚体进展报告)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见第五章内容) 动态硫化技术(见第三章) 反应挤出成型技术 形态结构研究 增韧机理研究 * * * * * * * * 高分子合金增韧机理 1 弹性体增韧理论 1.1 多重银纹理论 1956年,Mertz等人[4]首次提出了聚合物的增韧理论。该理论认为,作增韧体的部分橡胶粒子会横跨在材料变形所产生的很多微细的裂缝上,阻止其迅速发展,而橡胶在变形过程中消耗了能量,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韧性。此理论的主要弱点是注意了橡胶而忽视了母体。后来Newman等人计算了拉伸断裂过程中橡胶断裂所耗散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10%,这说明该理论并未真正揭示橡胶增韧的本质原因。 * * Bucknall等人发展了Mertz等人的微缝理论,提出了多重银纹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橡胶增韧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