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苯乙烯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学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 25万 吨 苯 乙 烯 工 艺 设 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2011年 3月 5 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苯乙烯(SM)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树脂(SAN)、丁苯橡胶(SBR)和丁苯胶SL(SBR胶乳)、离子交换树脂、不饱和聚酯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如SBS)等。此外,还可用于制药、染料、农药以及选矿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世界上苯乙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苯脱氢法、环氧丙烷一苯乙烯联产法、热解汽油抽提蒸馏回收法以及丁二烯合成法等。乙苯脱氢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90%。它又包括乙苯催化脱氢和乙苯氧化脱氢两种生产工艺。环氧丙烷-苯乙烯(简称PO/SM)联产法又称共氧化法,由Halcyon公司开发成功,并于1973年在西班牙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温度为130-160℃、压力为0.3-0.5MPa的反应条件下,乙苯先在液相反应器中用氧气氧化生成乙苯过氧化物,生成的乙苯过氧化物经提浓到质量分数为17%后进入环氧化工序,在反应温度为110℃、压力为4.05MPa条件下,与丙烯发生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和甲基苄醇。环氧化反应液经过蒸馏得到环氧丙烷,甲基苄醇在260℃、常压条件下脱水生成苯乙烯。反应产物中苯乙烯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2.5:1。除乙苯脱氢法外,这是目前唯一大规模生产苯乙烯的工业方法,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10%。目前世界上拥有该法专利转让权的生产商主要有Lyondell公司、Shell公司、Resold公司以及前苏联的下姆斯克公司等。 从石脑油、瓦斯油蒸汽裂解得到的热解汽油中直接通过抽提蒸馏也可以制得苯乙烯。GTC技术公司开发了采用选择性溶剂的抽提蒸馏塔GT-苯乙烯工艺,从粗热解汽油(来自石脑油、瓦斯油和NGL蒸汽裂解)直接回收苯乙烯。提纯后苯乙烯产品纯度为99.9%(质量分数),含苯基乙炔质量分数小于5×10-5。采用抽提技术将乙烯回收,既可减少后续加氢过程中的氢气消耗,又避免了催化剂因苯乙烯聚合而引起的中毒,也增产了苯乙烯。据估算,一套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的30.0万t/a乙烯装置大约可回收约1.5万t/a的苯乙烯【4】。Dow化学公司和荷兰国家矿业公司(DSM)都在开发以丁二烯为原料合成苯乙烯技术DSM艺采用在四氢呋喃溶剂中负载于二亚硝基铁的锌为催化剂,锌的作用是使硝基化合物活化。液相反应在80℃和0.5MPa下进行,丁二烯转化率大于95%,4-乙烯基环己烯选择性为100%。之后4-乙烯基环己烯的脱氢采用负载氧化镁的钯催化剂,在300℃和0.1MPa的气相中进行,4-乙烯基环己烯完全转化,乙苯选择性超过96%,唯一的副产物是乙基环己烷。除此之外,其它尚在开发中的苯乙烯合成工艺还包括甲苯甲醇合成法、乙烯一苯直接偶合法、苯乙酮法、甲苯二聚法以及甲苯和合成气反应法等。 二、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世界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ABS/SAN树脂、SBR/SBR胶乳、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热塑性弹性体等,2003年的消费结构为:54%用于生产聚苯乙烯、12%用于生产发泡聚苯乙烯、16%用于生产ABS/SAN树脂、9%用于生产SBR橡胶及胶乳、5%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4%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我国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ABS树脂、AS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丁苯橡胶、丁苯胶乳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2003年我国苯乙烯的消费结构为:54.1%用于生产聚苯乙烯;16.4%用于生产ABS/SAN树脂;3.1%用于生产丁苯橡胶/丁苯胶乳;6.9%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2.8%用于生产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16.7%用于生产农药、医药和离子交换树脂等其它产品。 从总体上看,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了过剩的态势,而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消费量却不断增加,这样势必导致更多的外国产品流入我国,对我国苯乙烯行业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而目前我国苯乙烯生产能力小,仅为发达国家同类装置设计规模的下限,远未达到规模生产的要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