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时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ppt

急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时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时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

急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时 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卢振和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法 颈外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头静脉、 腋静脉 大隐静脉 腘静脉 股静脉(深) 外周动静脉置管 优 点:操作简单、安全 缺点:血管量100-200ml/min 需同时2条通路 影响肢体活动 不易固定和维持 损坏血管 优点: 血流量大 测CVP 保护外周血管、舒适 长时间保留!? 缺点:严重并发症 气胸、血胸、 心包填塞、败血症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管腔:双腔 / 三腔,并排型 / 同心圆型 临时性、持久性 动脉口在前,静脉口在后 置管方向与静脉回流方向一致 方法:经皮穿刺、套针、导丝 超声引导穿刺 定位: X线, 心房压,VECG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腋下V 、头V → 锁骨下V(胸廓口) → 头臂V →上腔V→ 心房 锁骨与第一肋间隙 后面:前斜角肌 锁骨下A、 胸膜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优点:易固定、清洁、隐蔽、方便 可用于病床、不能平卧 受医患欢迎 缺点: 气胸率 5% 导管异位率 30% 锁骨下V穿刺置管的临床研究 预防气胸: 胸廓平行进针法 提高穿刺成功率: 对侧胸廓提高法 预防导管异位: VECG监测法 体位 — 平卧,肩 对侧胸廓后垫厚枕 使对侧胸廓垫高5-10cm 头转向对侧 双臂贴躯干 入针点— 下缘 1- 2 横指 锁骨中点 对侧胸廓抬高位 对侧胸廓抬高位 治疗组79例 成功77例,成功97.5% 一次穿刺成功53例,占76.8% 对照组(平卧位)66例 60例成功,占90.9% 一次穿刺成功39例,占59.1% 未成功27例改用对侧抬高斜位 其中19例一次成功,占70.4% 不同体位下右锁骨下静脉压力 (mmHg, N=46,右锁骨下静脉压) 平卧位 头低脚高位 对侧高位 头低脚高位+右侧位 2.15 4.17±1.62﹡ 4.00±1.74﹡△ 6.17±1.73﹡ ﹡ 与平卧位相比,P<0.01 △ 与头低脚高位相比,P>0.05 胸壁平行进针法 针尖指向第1气管环 针尖碰锁骨,退后0.5cm 针杆向胸壁压低 保持针筒内负压 有回血后固定 插入导丝,置入导管 针尖越过锁骨上未有回血 保持负压下退针 调整方向或角度再进针 始终保持针杆与胸壁平行 针与胸廓平行 针与皮肤/冠状面30度角 胸廓平行进针法 A组: 230例,传统穿刺法 15o—30o B组:3370例, 胸廓平行进针 穿刺成功— A组 222 / 230例,96.52% B组 3266/3370例,96.91% P 0.05 气胸— A组 7/230, 3.04% B组16/3370,0.47% P 0.0001 VECG( 静脉内心电图) 监测置入导管尖位置 中心静脉置管快速定位线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43807.5 意义 利用静脉内心电图(VEKG) 快速判断导管是否位于上腔V VECG监测操作 应用CVC导丝引导法装置穿刺成功 经针内置入导引钢丝20-30cm 经钢丝外面套进静脉导管至15cm 定位线: 金属夹 → 导引钢丝 金属盘 → EKG仪胸壁电极线 X线透视检查导管尖端 VECG与导管尖的关系 80例 65例W波,发生率81.25% 39例X线检查:38例导管位于上腔静脉 1例位于同侧颈内静脉 W波预测导引钢丝到位率97.4% 15例→锯齿波,占18.75% 11例X线检查:6例 (54.5 %) 颈内静脉 4例(36.4 %)对侧锁骨下静脉 1例( 9.1 %) 上腔静脉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