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南阳卧龙书院历史沿革探析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兴衰
学 术 论 坛
从南阳卧龙书院历史沿革探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兴衰
刘 灏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中一种很有 咸传》载:包咸“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
特色的教育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书院萌 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因住东海,立精
芽于唐末,形成于五代,大盛于宋代,衰亡于清 舍讲授”。《三国志·魏武帝纪》载:“筑精舍,欲秋
末,存在近千年之久,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 夏读书,冬春射猎。”不过汉代的“精舍”、“精庐”,
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 私家讲学皆由口授,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书院。“书
用,伴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科举制度的废除而 院”之名,始于唐代。随着纸张的大量使用和雕版
退出历史舞台。 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越来越多,必须建造较大的
卧龙书院,又名诸葛书院,是为纪念诸葛亮 院子来安置藏书,以方便读书人,于是就产生了
躬耕南阳,弘扬“淡泊宁静”、“不求闻达”、“鞠躬 真正意义上的“书院”。书院根据主办者的不同,
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而修建的庙学。卧龙书院 随之形成了官办与私办两类。唐代最早设立的官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郊卧龙岗上的武侯祠内, 办书院是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早期的官办书院
这里南濒白水,北障紫峰,山水相依,景留四时, 还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而是唐王朝藏书、
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立祠 校勘、整理与修书的机构。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
祭祀之所。卧龙书院倡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时,丽正书
年),是至大年间(1308— 1311年)全国兴建的四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
[1]
所书院之一,也是唯一依祠而建的书院,元仁宗 业之所也。” 唐代还设立了许多私人创建的书
颁额曰“敕赐诸葛书院”。卧龙书院规模宏大,历 院。《全唐诗》中提到了11所,见于地方志的有
元、明、清三代,屡经兴废,传承有序,至今已有七 17所。设置时间最早应推张九宗书院。据记载,
百年的历史。现存建筑群为清康熙五十一年 该书院建于贞观九年(635年),比官办的集贤书
(1712年)南阳知府罗景所建,以“卧龙书院”命 院(725年)还早90年。其余书院都在开元十一
名并沿用至今,今天它正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年(723年)之后所建。私办书院多半只是读书人
单位南阳武侯祠的一个重要景点对外开放。 自己读书治学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书院出现了教
纵观卧龙书院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兴—衰— 学活动,如吉水的皇寮书院,漳州的松州书院,德
兴—衰的曲折发展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封建统 安的义门书院,奉新的梧桐书院等等。虽然这些
治者为了自身的统治需要,对书院采取的不同政 具有授徒讲学活动的书院,在当时并不普遍,规
策,见证了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兴衰史,是整个 模较小,也未形成规章制度,但作为一种新的教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发展的缩影。 育组织形式已经开始萌芽了。
一、书院制度的萌芽 二、书院制度的确立
书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与汉代的“精 唐末五代数十年间,“兴干戈,学校废,而礼
舍”、“精庐”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精舍”与“精 义衰”,许多读书士子穷居草野,无由显身。宋既
庐”为汉代聚集生徒,私家讲学之所。《后汉书·包 统一海内,书院有了大的发展。北宋初期,朝廷忙
文物世界 wwsj 2011.4 33
学 术 论 坛
于武功,无暇文教,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学设校。为 争取他们为元朝服务,利用他们的文化知识,发
了适应“士病无所于学”,各地名儒、学者和地方 展元朝的文化教育事业,从而大大促进了元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基于近五年数据的百草味公司财务分析报告》6400字.doc VIP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答案)【推荐】.docx VIP
- 3-地震各向异性.pdf VIP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docx VIP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doc VIP
- T CBJ 1104—2023 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指南.pdf VIP
- 方桩静压施工方案.docx VIP
- KSC20系列开关磁阻电动机控制器使用说明书V_1.2.docx VIP
- 心血管慢病管理.pptx
-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第4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