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针溶液注射器.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针溶液注射器

经皮吸收制剂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分类。 掌握经皮吸收制剂中药物的经皮吸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设计 第三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第一节 概述 经皮吸收制剂( 简称TDDS,TTS)系指经皮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起到治疗作用的新制剂。 常用的剂型为贴剂(其他还有软膏剂、硬膏剂、涂剂和气雾剂等。) 1974年美国上市第一个TTS,东莨菪碱镇晕剂。 1981年硝酸甘油透皮制剂用于临床。 雌二醇、芬太尼、烟碱、可乐定、睾酮、硝酸异山梨酯、左炔诺酮等透皮制剂。 TTS特点: ①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活; ②可维持恒定的最佳血药浓度或生理效应,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③延长有效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④通过改变给药面积调节给药剂量,减少个体间差异,且患者可自主用药,也可以随时停止用药。 缺点:起效慢,剂量小。 皮肤的结构(了解) 皮肤的结构主要分为四个层次,即角质层、生长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角质层和生长表皮合称表皮。 皮肤结构 药物吸收途径 二. 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 (一)膜控释型 膜控释型TDDS主要由无渗透性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粘胶层和防粘层五部分组成。 背衬层通常以软铝塑材料或不透性塑料薄膜,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等制备而成。 (二)粘胶分散型 粘胶分散型TDDS的药库层及控释层均由压敏胶组成。 药物分散或溶解在压敏胶中成为药物贮库。 (三)骨架扩散型 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疏水性或亲水性的聚合物骨架中,然后分剂量成固定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药膜,与压敏胶层、背衬层、及防粘层复合即成为骨架扩散型TDDS 。 (四)微贮库型 微贮库型TDDS兼有膜控释型和骨架扩散型的特点。 二、影响经皮制剂吸收的生理因素 1、皮肤的水合作用; 2、角质层的厚度; 3、皮肤的条件; 4、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作用。 三、TTS设计的剂型因素与药物性质 (略) 四、渗透促进剂在TDDS中的应用 渗透促进剂 是指能够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物质。 理想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应对皮肤无损害或刺激、无药理活性、无过敏性、理化性质稳定、与药物及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无反应性、起效快以及作用时间长。 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 1、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主要增加角质层类脂流动性,刺激性小,透过促进效果也最差。 离子型与皮肤的相互作用较强,但连续应用后会引起红肿、干燥或粗糙化。 2、二甲基亚砜(DMSO) 吸收促进机理:与皮肤相互作用和对药物增溶。 缺点:具有皮肤刺激性和恶臭。 3、氮酮 对亲水性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强于亲脂性药物。 4、醇类化合物 含有2~5个碳原子的短链醇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极性和非极性药物的经皮透过。 离子导入仪器 激光辅助转运 超声波 无针溶液注射器 五、经皮吸收研究的仪器 (一)渗透扩散池 扩散池由供给室和接收室组成,在两室之间可夹持皮肤样品、TDDS或其他膜材料, 在扩散室一般装入药物或其裁体,接收室填装接收介质。 常用的扩散池有直立式和卧式两种。 (二)扩散液和接收液 (1)扩散液:对于难溶性药物,一般选择其饱和水溶液;对溶解度较大的药物,应保证扩散液浓度大于接收液浓度(至少10倍以上)。 (2)接收液:最简单的接收液是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 (三)皮肤样本 大多数动物皮肤的角质层厚度小于人体皮肤, 毛孔密度高,药物透过较人皮肤容易。 必须注意不损伤角质层。 第三节 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 一、制备工艺 经皮给药系统根据其类型与组成有不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涂膜复合工艺; 2、充填热合工艺; 3、骨架粘合工艺。 1、涂膜复合工艺 将药物分散在压敏胶溶液中 涂布于背衬膜上,加热烘干使有机溶剂蒸发,可以进行第二层或多层膜的涂布,最后覆盖上保护膜,亦可以制成含药物的高分子材料膜,再与各层膜叠合或粘合。 2、充填热合工艺 充填热合工艺是在定型机械中,在背衬膜与控释膜之间定量充填药物储库材料,热合封闭,覆盖上涂有胶粘层的保护膜。 3、骨架粘合工艺 骨架粘合工艺是在骨架材料溶液中加入药物,浇铸冷却,切割成型,粘贴于背衬膜上,加保护膜而成。 二、膜材的加工和改性 1、膜材的加工方法 (1)涂膜法 (2)热熔法 ①挤出法; ②压延法。 2、膜材的改性 (1)溶蚀法 (2)拉伸法 ①单轴取向; ②双轴取向。 三、常用材料 (一)骨架聚合物、膜聚合物 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可用于热熔法或溶剂法制备膜材。无毒、柔性好、有良好的相容性,性质稳定,但耐油性差。 2、聚氯乙烯(PVC) 热塑性塑料,在一般有机溶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