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搅拌桨在污水过滤罐反冲洗流程中的作用
微生物法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研究
张广福
(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
摘要: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作为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已进入工业化推广阶段。由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表面活性剂和碱,使采出水的黏度变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变小,污水乳化严重,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得到有效处理并达到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为此在杏十联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站,采用处理规模为5m3/h试验装置,进行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微生物生化处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除油效果显著,试验装置生化段和过滤段的出水含油量分别小于50mg/L和20mg/L,达到与常规三元污水处理工艺的出水含油指标(含油≤20mg/L)要求,提高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 微生物生化处理,高级氧化处理 处理水质
为保证原油稳产,杏北油田先后进行了多个区块的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开发,随着三元复合驱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度水(深度水指标含油≤5mg/L、悬浮物≤5mg/L、粒径中值≤2um)需求不断增加,而杏北油田目前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工艺,无法直接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为深度水水质进行回注。另一方面,普通注水(普通注水指标含油≤20mg/L、悬浮物≤20mg/L、粒径中值≤5um)需求量逐年递减,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后存在过剩问题[1],油田当前普遍采用的处理工艺出现了设备处理能力降低、沉降时间过长、出水水质由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表面活性剂和碱,使污水的黏度变大,污水中油珠粒径变小,污水乳化严重μm无定形硅胶体,其处理难度远远大于聚合物驱采出水高达9.5以上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得到有效处理。
图1 三元采出水、混掺污水含剂情况对比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混掺后,污水含剂浓度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在见剂高峰期,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站处理混掺污水,水质不能达标,滤后水含油最高时达到了198mg/L(指标要求≤20mg/L),滤后水悬浮物最高时达到了82mg/L(指标要求≤20mg/L),可见目前的处理工艺很难适应高三元驱油剂含量的采出水处理,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曲线图2所示。
图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站水质变化情况对比曲线
2 微生物法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原理
简单理解,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这一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3],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活性破乳
高效破乳微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活动产生高效生物破乳剂,此类破乳剂能够有效取代乳化油表层的表活剂,从而降低乳化油的界面强度;破乳剂携带的正电荷能够中和乳化油表面的负电荷,降低乳化油油滴间的电荷斥力。这些作用均可有效降低乳化油的稳定性,有利于乳化油珠聚集合并为大油滴。此外,微生物菌体自身的架桥作用也强化了乳化油的聚并效果[4]。乳化油聚并为大油滴后,易于水相分离,从而可回收污水中的大部分原油,降低油含量。
2.2生物降解
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效原油降解菌能够通过一系列生长代谢活动,残余原油分解为无污染的CO2和H2O 聚合物浓度 表活剂浓度 含油量 悬浮物 PH CL- CO32- HCO3- 含量(mg/L) 491.3 25.4 200-10000 200-700 10.01 1027 1987 2051 检测项目 HPO3- Ca2+ Mg2+ SO42- Na+ 矿化度 CODcr
(化学需氧量) BOD5
(生化需氧量) 含量(mg/L) 0.35 27.5 5.9 23.6 2919 8040 2178 352 微生物细胞组织的化学分子式如C60H87N12O23P,对于各种微生物来说,去具体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对微生物群体而言有一个经验值。污水处理中常用BOD与COD的比值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BOD/COD大于0.15,即认为污水具有可生化性,可以采用生物法处理。根据对污水原水水质分析结果BOD/COD=0.16,其中BOD=352,COD=2178[5]。污水原水适合微生物生长,具有实施生化处理的可行性。
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污水原水含聚达到了491.3mg/L、PH值为10.01,属于高含聚、强碱性污水(PH=8为弱碱环境),因此试验所选微生物应适合高含聚污水,且能够适应强碱环境(污水PH=10.01)。
(2)菌种选择。本次试验所使用的菌种主要属 “格兰氏阴性杆菌”。能够适应高矿化度含油污水,矿化度在120000mg/L以内有极强的生命力。对油田污水指标可直接适用范围如下:含油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乳化油及溶解性污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