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虹桥修禊 一个城市300年诗酒年华.docVIP

扬州虹桥修禊 一个城市300年诗酒年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虹桥修禊 一个城市300年诗酒年华

扬州虹桥修禊 一个城市300年诗酒年华   300多年前的扬州,一群前明的失意文人在扬州虹桥聚会,他们饮酒赋诗,追忆前朝,由此诞生了一场足以与东晋兰亭修禊相媲美的活动――虹桥修禊。此后,虹桥修禊成为扬州的文化盛事,自创办之日起参与过的诗人已不下万人,著名的瘦西湖也在这场盛事中得以命名。如今,兰亭修禊早已默然,而虹桥修禊却在沉沦百年之后由今人发起,在当下时节焕发出新的生机,诗意满扬州…… 2014年4月2日,家住扬州的李淑仪起了个大早,然后洗漱、挑选衣服、打理头发,将自己收拾得妥妥帖帖,才抱着一个本子出门,临出门还不忘又照了照镜子,整理一下仪容。如此郑重其事的小李,并非去参加时下流行的相亲,而是去瘦西湖参加一场关于诗歌的盛会――瘦西湖虹桥修禊。 文静的李淑仪是个诗歌爱好者,在她的怀里抱着的那个本子,正是她自己闲暇无事时写的诗集,这次带过去,是想获得自己心仪诗人的签名和点评。李淑仪到了瘦西湖后,现场早已是人的海洋,每个人都戴着诗人脸谱艺术面具,看起来神秘而富有艺术气息,于是她也戴上一张面具,加入到人群中。 这次的虹桥修禊活动将持续五天,会有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参加,扬州市民将和诗人们共同参与“虹桥春祀”、“天降诗雨”、“四桥烟雨诗会”等活动,作为一位扬州市民,李淑仪无疑正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并非扬州头一次举办这样的诗歌活动,实际上早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虹桥修禊就已经创办,并在之后的很长时间影响了扬州的历史,“瘦西湖”与“二十四景”之名,也正是由此而来…… 祭祀变诗会 前明文人开创的盛举 修禊,是中国古代春、秋两季时在水边进行的一种祭礼,汉代的《风俗通义》里说“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不过,真正让这种消灾祈福仪式声名大噪的,却是魏晋时期发生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当时的书法名家王羲之,邀请好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举行修禊活动,引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诞生了著名的《兰亭集》和那更著名的《兰亭集序》,修禊也由此演变成为一种艺术活动。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修禊除了兰亭修禊之外,就当属扬州的虹桥修禊。扬州自古就是一座不乏诗意的城市,既有李白的“烟花三月”,又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还有欧阳修的“一饮千钟”,姜夔的“青楼梦好”……因此,虹桥修禊在扬州的诞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康熙元年(1662年)的春天,担任扬州推官的王士祯走出自己的官衙,准备快步回家去和自己的朋友谈论诗词歌赋,这已经是他保持多年的习惯――“昼了公事,夜接词人”。这时,他发现道路旁边的鲜花正艳,柳条抽青,夕阳的余晖照在水面上,有种别样的美,于是他不禁突发奇想,为何不学习东晋王羲之开兰亭修禊,也召集大家在扬州开一个呢? 关于召开修禊的地点,王士祯煞费思量,但最终敲定了红桥――这是一座明朝崇祯年间修建的木板桥,有四层桥桩,六层桥板,两侧装有木雕护栏,漆成红色,正在保扬湖(今瘦西湖)和护城河的交接处,是一处要道。红桥的修建时间对于王士祯和他的朋友们还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大多是明朝遗民,“扬州十日”的大屠城在他们心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因此选择红桥,或多或少有些追忆前朝的意思。 随后,王士祯召集了杜浚、陈维崧、张养重、丘象随、陈允衡等朋友讨论此事,这些人都是当时扬州有名的文人雅士,他们对于王士祯计划的这个活动欣然应允。就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王士祯和朋友们来到红桥,一边追忆往昔,针砭时弊,抒发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一边饮酒赋诗,赞美春光日好与扬州风物,”红桥修禊”自此诞生。 与东晋兰亭修禊不同的是,红桥修禊少了几分高不可攀的风雅,多了几分贴近生活的世俗,集会上大家除了吟诗作赋外,还大开宴席,在喝酒的同时还玩着一种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在酒桌上放一枝桃花,当铜钹被敲响时,文人们就开始传递桃花,铜钹停下时,桃花在谁的手中,谁就得站出来赋诗一首。尽管这个游戏很有逼曹植七步吟诗的意思,但是在场的文人雅士大多饱读诗书,这点问题根本难不住他们。而这次修禊中诞生的不少作品,也在扬州城中广为流传,王士祯的《浣溪沙》即是其中之一。 就在第一次红桥修禊后两年,王士祯再次召开红桥修禊,这次参加的人员相比第一次更多,林古度、张纲孙、孙枝蔚、程邃、孙默、许承宣等名士也加入进来,王士祯连做《冶春绝句》20首,众人纷纷和诗,一时形成了“江楼齐唱《冶春》词”的情景,成为当时文化界的空前盛景。在修禊后,这些诗歌被编成《红桥唱和集》,在扬州广为传唱。 重修之桥长虹卧波 “虹桥修禊”成就瘦西湖 王士祯创办红桥修禊26年后,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再次在扬州发起“红桥修禊”,这次的集会范围更广,共有8个省的24位名士参加,所以这次的聚会也被叫做“八省之会”。自此之后,约定成俗,红桥修禊成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