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一致”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pdf

“文言一致”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第4期 学 习 与 探 索 No.4,2010 (总第 189期) study&Explormion Sefia1.No.189 · 当代文艺理论与思潮新探索 · “文言一致”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匡 骁 (1.黑龙江大学 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2.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241) 摘 要:“失语”并不是在某个时间段突然完成的,中国文论的西方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渐进 过程中,中国的“文言一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颠覆一种旧有的不合现代性要求的文学 形式 (古代文言文),建立一种全新的与时俱进的文学形式(现代 白话文),从而创立一个全新的 “认识范型 和语言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完成 了中国文论的西方化,而中国文论则逐渐 “失语”。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文言一致”;中国现代文论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0l04—0196—03 如果将此命题从历时的角度稍作扩展,不难发现,其实这 一 、 问题的提出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论、传统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向何处去?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 和中国现代性的问题。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有着 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的大命题。从学科建制上来说,中国 几千年绵延历史的文明古国,自身文化和传统虽然经历过 文学理论也存在着这样的现状,几乎在比较知名的、有独 如佛教等外来文化的冲击,但这些外来文化并没有对中国 立完善的文学系建制的学校、高等研究机构,都把古代文 文化产生断裂性、根本性的影响,他们最终都被中国古代 论、现当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作为 自己的主攻阵地。但是, 文化所吸收和同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有益组成部 这三者俨然三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天下。每块领域,都 分。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 有其主要的研究对象 、方法、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和学科建 门,被强行纳入西方的现代性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 制。但是,面对现实问题 ,如何将这三者有效地融为一体, 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命运,是后发现代性国 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并且,在这三者之间,各个 家,与中国邻近的日本、印度等 国家也有着类似的命运。 学科和领域之间虽然不乏有一些互动、沟通和交流,但 由 而五四时期,对传统的激烈反对和决绝态度 ,又从 自身加 于历史沿革 、学科建制、理论话语等等之间的差别甚至是 强了割裂传统的力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门开放,西 隔膜,往往还存在着文人相轻的不 良现象。当然,文人相 方文论话语全面输入 ,以至逐渐形成了西方文论话语的独 轻固然可以起到一种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但对于中国当代 霸局面。因此 ,在持失语症者看来,我们传统文论 已经断 文论的良性发展而言,无疑弊多利少。 裂失落,以西方文论为主体的西方话语独霸天下,我们都 1996年,曹顺庆及其弟子在 中国文学理论界掀起了 处在西方理论话语的全景式控制之下,在文论甚至是文化 一 股关于中国传统/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大讨论的旋 的这块舞台上,我们只能扮演鹦鹉学舌的角色。稍稍归 风,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巨可以说波及十余年后的今 日, 纳,我们可以将 “失语”这个命题放到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失语”一词即在当时提出。 “失语”一词本身含义相当分 一 是在文学理论层面;一是在现代性探索层面。前者是具 歧 ,一般的理解即是曹顺庆提出的“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 体学科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