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标准课件(含胃癌和肺癌).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IRIS研究是比较伊立替康+卡铂(IC)和口服EC方案治疗广泛期SCLC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Hermes等在2007年ASCO年会上报道了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220例患者,随机接受伊立替康175mg/m2+卡铂AUC=4或口服VP-16 120mg/m2/d×5天+卡铂AUC=4治疗,21d为1周期,计划治疗4周期。IC组和CE组的总生存时间分别是255d和214d(P=0.04),总生存的HR是1.34 (1.01-1.79),1年生存率分别是35%和28%。此外IC组有更多患者CR(18例:7例,P=0.02)。两个治疗组之间3-4度血液学毒性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组没有观察到严重腹泻。上述结果提示伊立替康十卡铂治疗广泛期SCLC在总生存上优于口服CE方案,且耐受性良好。 Eligible studies were randomized trials comparing first-line IP versus EP in ED-SCLC patients. 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was overall survival (OS); secondary endpoints of interest wer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response rate (RR), and toxicity.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assessed eligibility, quality, and time-to-event (TTE) outcomes. Hazard ratios (HR) were derived from reported TTE outcomes or extracted using Parmar methods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Odds Ratio (OR) was used to compare dichotomous data. A fixed effect model was used for meta-analysis.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伊立替康的常见副作用的发生时间和处理方法。急性胆碱能综合症发生在化疗后的24小时内;迟发性腹泻发生在化疗后的第5天,中型粒细胞减少症发生在化疗后的第8天。其中应特别注意迟发性腹泻的发生。这些副作用的出来方法有:首先使用硫酸阿托品 0.25mg 皮下注射治疗预防急性胆碱能综合征 ,当发生迟发性的腹泻时立刻服用洛哌丁胺 4mg口服,以后2h一次,一次2mg直到上次稀便后继续使用12h。洛哌丁胺最多使用48h,不要预防性使用。如迟发性腹泻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腹泻超过48h,加口服广谱抗生素如病人出现在大剂量洛哌丁胺后严重腹泻≥48 h;腹泻 + 呕吐;腹泻 + 发热≥ 38℃;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发热需要立刻住院治疗。特别要注意的是迟发性腹泻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同时发生时。一定要及时处理。 * 伊立替康为前体药物,在体内经过羧酸酯酶转化为活性代谢物SN-38,其活性较伊立替康强100~1000倍。羧酸酯酶主要分布在肝脏,血清、肠道、肿瘤部位等也有分布。近来研究表明,伊立替康在肿瘤部位的活化比在肝脏的活化更有意义。伊立替康经细胞色素P450 3A(CYP 3A)酶代谢为7-乙基-10-[4-N-(5-氨基戊酸)-1-哌啶基]-羰基氧喜树碱(APC)和7-乙基-10-(4-氨基-1-哌啶基)-羰基氧喜树碱(NPC),其中NPC几乎可完全经羧酸酯酶水解为SN-38。SN-38经肝脏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UGT)灭活,生成葡萄糖醛酸化SN-38 (SN38G)。细胞内的CPT-11, SN-38及其他代谢物由ATP-依赖性的药物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超家族转运至胞外,经肝胆通路主要从粪便排泄,少部分由尿液排至体外。由胆汁分泌入肠道的伊立替康、NPC经肠道羧酸酯酶水解为SN-38, SN-38G经肠道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作用转化为SN-38,造成肠道黏膜损害,导致迟发型腹泻的发生。部分由胆汁分泌的伊立替康和SN-38可经肝肠循环又回到体循环中。 6个5-FU/LV推注和静滴的方案的随机分组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明显提高了有效率(P=0.0002). 静滴 5-FU也明显提高了总生存 时间(P=0.04).9 9. Meta-analysis Group in Cancer.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continuous infusion of fluorouracil compared with bolus administration

文档评论(0)

lzhlmc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