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足成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扩大孩子自主性
立足成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扩大孩子自主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一门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门强调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实践、自己体验的课。所以,我一直认为,在这门课中,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些新理念: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命令学生,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拖着他们走,不能用自己的想法限制学生,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不能把一些“真理”直截了当地灌输给学生……即师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服务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让学生自己去摸、去试、去撞、去爬、去滚,加强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学习中成才。
一、自愿策划课题方案
(1)树立学生主体观念。综合实践活动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了避免学生被动参与,我左思右想,最后确定了“故事引入法”和“问题抛开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
(2)激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还特意挑选了比较具有神奇色彩的“大树江”的地名给孩子们娓娓道来。然后,我遵循让孩子自己做主的理念,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揣摩“该怎样去获得这些信息”。马上,孩子们经过七嘴八舌的争辩,有几个说去绍兴的民间故事找找,而大多数都决定去问一些“有识之士”。那如何去进行调查呢?孩子们又是自己讨论得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单枪匹马地干肯定要吃亏,还是融合集体的智慧!顷刻,孩子们都根据自己的意愿结合成了小组。小组的人数不一,男女搭配。而且,多数的组还饶有趣味地为自己的组合取了名,什么“步行者小组”“历史小组”“馥郁小组”“无名草小组”等……可见,此时的孩子们已经毫不犹豫、心甘情愿地进入了我设下的“温柔的圈套”,并对接下去的调查充满了无比的兴奋和无限的希望!为了使调查工作更顺利,我引导孩子们根据各自的特长、爱好,自由在组内分好工。如负责采访的是××,负责记录的是××,负责整理的是××。所有的这些都由他们“小鬼当家”,自编自导自演, 我只是做了在一旁观战的“懒老师”。
没有注入,只有引导;没有被动,只有主动,为孩子能动地、创造地学习埋下伏笔。
二、 自行投入活动实践
(1)提供自由表达机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开始走村进户,去挖掘地名背后的传说。
几个平时做事干净利落的孩子立马找到了“猎物”。只见菜市场的一角,白发苍苍的老人成了孩子们“围攻”的对象。“爷爷,你知道我们村子的名称西蚌潭是怎么来的吗?”“爷爷,就是西蚌潭这个地名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故事?”“是什么时候开始叫这个名的?”……伶牙俐齿在此时可派上大用场了,甜滋滋的嗓音也是成功的得力助手,当然还少不了高超的快速记录水平,一条条信息顿时成了孩子们的“囊中之物”。
什么菜场老板呀,屋前扯家常的妇女呀,树荫下抱着孩子嬉戏的大婶呀,甚至在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老太太,都被“抓”来采访了。孩子们还总能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哄”他们提供些有利用价值的信息。
这样,他们从交流中获得信息,在交流中锻炼口才,更在交流中表现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升合作协调能力。微笑是与人交流的通行证。别看春草同学平时沉默寡言的,但此刻也是忙得不亦乐乎。老人们怎么特别爱和她说呢!哦,原来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看着这张充满阳光的面庞,谁会舍得拒绝呢?谁会忍心说“不”呢?
“爷爷!”“奶奶!”“阿姨!”这一声声亲热的呼唤,让被采访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竹筒倒豆子般地把肚子里的货色都“倾囊相助”,也让一些没有被孩子们围在“圈”内的村民都来驻足观看。
咦,什么时候跑步也成了我们调查的“武器”了。这边一小组跑过来,那边一小组跑过去,都在忙些啥呀?“老师,刚才我们刚看中一个采访对象,就被步行者小组捷足先登了,再不用跑的速度,那到我们嘴边的鸭子又会飞走的!”
看吧,孩子们正脱离教师的“监管”,通过自己的自由发挥,从这些小小的、毫不起眼的地名中挖掘到一段悠久的历史故事、一个简单的地理常识,了解到人们美好的愿望、做人的基本道理,认识到一些保护环境的倡议、家乡昨天的面貌。瞧呀,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增加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口头表达力有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尝试,想象力也跨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心底的那份求知欲呀,正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攀呢。我担保,今后,这些孩子对周围平凡的“小东西”肯定都会多个心眼,做事的信心、韧劲也会很足的。
孩子们发现着、探究着、实践着、体验着,不亦乐乎!
(3)膨胀解决问题能力。采访大约20分钟以后,有些小组开始遇到了困难,好些采访对象都不肯“合作”,吃了不少的软硬“钉子”,得到的答案最多是“不知道”,简直就像在“大海捞针”。
“老师,有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