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的“五大招”.doc

巧妙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的“五大招”.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妙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的“五大招”

巧妙突破小学数学教学瓶颈的“五大招”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聪明且努力,但成绩进步到一定阶段就停止不前,有的教师教学认真而不遗余力,但效果并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长期思考与研究,我从创设数学化情境、观察想象操作一体化、数形结合、开拓解题思路、多媒体的使用五方面阐述突破瓶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突破 教学瓶颈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瓶颈已经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巨大阻碍,突破它是现代社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结合瓶颈的特点去正视它,突破它,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 一 创设“数学化”情境,轻松突破教学瓶颈。 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而数学化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内核的把握与建构。现实情境的数学化,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构解题模型,从而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以突破瓶颈。如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9页约分的第一课时-----《最大公因数》,例题一:“我们家的储藏室长16dm,宽12dm。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很显然教材是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一个平台,在学生通过操作,画图等各种方式发现解题方法之后,教材继续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如教材83页的7、8两题: 至此,通过具体的情境数学化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有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发展学生思维,从而很轻松的就突破了教学瓶颈。 二 依托观察想象操作一体化,巧妙突破教学瓶颈。 观察想象和操作时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结伴而行,是突破教学瓶颈的重要方式。如正方体侧面的教学是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在课上对教师的讲解有时不知所云。如果观察想象操作一体化搭配合理的话,所有问题就会不攻自破。 案例:正方体的展开图。(沭阳第二实验小学 孙方友执教) 师出示学生剪好的正方体展开图,请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发现。 生:相 对的面都分开了。 师:对很好, 对面可以在一起成邻面吗? 生:有的展开图,上下左右4个面在一排,且有两个小正方形对称在两边。 师:不错,为什么会这样? 生:在一排的可以围成前后左右四个面,两边的是上下面。 师:不错。如果两边的小正方形不对称呢? 生:…… 师:我们一起来看图。 师:想验证自己的想法吗?请你们折一折试一试。 生:都可以。 师:请你们在展开图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让我们边想边标注,如果所有的正方形都在四个一排正方形的一边呢? 生:不行,我发现有两个后面,但少了左面,所以不能围成。 师:今后我们可以用标注法莱解决此类问题,如果3个连排的正方形呢?你能判断它是否能折成正方体吗?(如图7—8) 生:先确定前面,在依次确定其他几个面。 师:好,连排是两个呢?(如图10) 生:每排都是两个(黑板中画出) 师:两排都是三个的你会话吗?(如图11) 生:会… 师:同学们解决的很好,想听老师的看法吗?通常情况下,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标注来解决这些问题,也还可以通过折叠来验证。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图形,你能判断它沿着虚线折叠围成正方体吗?(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6页第2题第四个图形) 生:不能… 学生轻而易举答出结果。 这样的一个教学瓶颈在观察想象操作一体化的攻势下,得到巧妙的突破。 三 利用数形结合,直观突破教学瓶颈。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难懂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相对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学生只有具备数和形的转化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创造性的解题能力。 如“计算:+++”这道题体现的尤为明显: 可以从数的角度解决:+++=1-+-+-+-=1-= 可以从形的角度来解决:用大的正方形表示+++的和,剩下部分为和的,因此+++=1-=,这就可以事半功倍,一步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 在解决问题中,我们也往往会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或者利用韦恩图等表示出问题中的包含关系,使问题简单化。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二十六第七题:“五(1)班有25人,许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小组。参加音乐组的有12人,参加美术组的有10人,两个组都没有参加的有6人。既参加音乐组又参加美术组的有多少人?”解决这一题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韦恩图来表示此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参加课外小组共25-6=19人,而参加音乐小组和美术小组之和是12+10=22人,22比19多3人,而这3人正好就是参加美术和音乐俩个小组的人数,也正好是音乐和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