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试题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科学探究试题精选 1、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很感兴趣,于是,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 。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 ,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荆。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_______ _______ _______。cm—10cm 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的队员瞠目结舌,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 ②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 20年前,一些专门从事预测研究的未来学家就预言,城市垃圾将成为困扰人类的污染因素。下表为某城市垃圾成分变化表,请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 _______ 金属 织物 玻璃 草木 塑料 砖瓦 纸类 食品 灰土 1993 0.09 1.82 3.10 4.13 4.08 4.1l 4,56 24.89 53.22 1998 2.96 3.56 10.20 8.73 10.35 1.50 16.18 35.60 10.92 A.该城市1993年的垃圾成分以灰土为主,说明当时城市的绿化工作还没做好B.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方面 C.纸类污染物所占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所以可以限制过分包装,循环利用包装物,纸类回收利用,实现网上办公等措施降低纸类污染 D.由于塑料不会被土壤分解,还会破坏土壤结构,所以我们应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_______ _______。 (2)若在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采用实验室制取 _______气体的反应装置,主要理由是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取2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注入30%的双氧水,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 _______的木条,木条复燃。而另一试管无明显现象。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性质都没变,这证明了土豆里有一种生物酶能起 _____(填“氧化”“还原”“催化”或“吸附”)作用。 6、有些有毒物质在自然界难以分解,可在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如,鱼、猪等吃了受毒物污染的植物饲料,毒物会流入它们体内:人吃了鱼和猪肉,毒物又汇集入人的体内。因此,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