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六月―船歌》
浅谈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六月―船歌》 摘要:柴科夫斯基是著名的指挥家,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俄罗斯被誉为“音乐之魂”。不同于俄罗斯其他作曲家,他的作品融入了西欧音乐色彩,然而又能很好的将俄罗斯的音乐风格特征表现出来,有些洋溢着深沉悠远、美妙悠扬的民歌旋律,有些优雅动人,有些催人黯然伤心,有些则充满着孤独和压抑。因其音乐作品独具特色,时而宽广博大,时而细腻温柔,很好的体现了俄罗斯的精神,所以成就了他成为最受热爱和最被熟悉的欧洲作曲家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其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的四季《六月-船歌》,深入了解其音乐作品的部分特点。
关键词:《六月-船歌》;柴科夫斯基;曲式分析
1《六月-船歌》的创作背景
(1)《六月-船歌》是一首以俄罗斯民间诗人普列夫谢耶夫的诗歌《六月》为背景创作的钢琴曲(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它用音符再现了生活中熟悉的情节、社会活动场面和山水风景的画面,不但生动的描述出了大自然每一个季节的自然景色,还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也形象的体现出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音调和旋律特征。音乐所描述的是一个在俄罗斯乡村的夜晚,乘着小船在映着月光的湖面上荡漾的场景,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时而温馨甜美,时而意味深长,而且又夹杂着淡淡的忧伤之情,其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世人,也因此成为了万世传颂的经典名曲。
(2)“船歌”来自于意大利单词“barcarola”而这种音乐载体,最初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水城船夫唱的当地民歌,或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深受浪漫主义作曲家喜爱,后来其他著名作曲家也越来越喜欢采用这种曲式谱写歌曲,而且经过不断的升华和提炼之后,船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喜欢,并成为了古典音乐一种主要曲风。船歌曲调的特点是小调为主(有一小部分是大调)其所抒发出来的情怀是悠然自得、淳朴流利的,通过三拍子6/8或12/8拍的节奏表现出了小船摇曳的怡然自得,强弱拍子交替有序,形象的勾勒出小船摇曳的场景,抒发出作曲家游离于世间万物的浪漫情怀。在《六月-船歌》里,我们可以看出3点不同于其他船歌:
1)它不和寻常的船歌一样,采用三拍的节奏,柴科夫斯基用的是四分之四节拍的节奏而我们听起来更像二拍每小节。
2)船歌的曲式在这里更像是一种伴奏,这里运用了典型的城市浪漫曲伴奏,这首歌不像一个船歌,更像伤感的浪漫曲。
3)这首船歌作曲家引用了普列夫谢耶夫的诗歌《六月》的第一段诗词。
这首歌曲不但体现出了俄罗斯乐曲风格,也深刻地表达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作曲家心中的意境。
2分析《六月-船歌》的艺术风格
2.1《六月-船歌》和柴科夫斯四季中其他作品一样是典型复三部曲式
(1)引子+开始阶段+高潮阶段+音乐再现+尾声,音乐的刚开始部分表现的比较淡定而不失动感,很好的烘托出泛舟湖上宁静休闲的氛围,并慢慢的引出湖面上桨打湖面的声音,从而进入音乐的第一部分A(a+b+a):抒情的g小调中带着淡淡的俄罗斯式忧伤,且慢慢声调上升,一种湖风吹拂、湖水流淌的意境呼之欲出,作家那份沉醉于大自然的情怀也流露了出来。
(2)该钢琴曲带有三种音色:高、中、低,每种音色都有着独特的特点:高声到了顶点的时候会连降几段,随着声音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惆怅和淡淡的哀伤,音色逐渐柔和,整个曲调也变得柔情细腻。而低音线条则保持着较长的歌唱线条,并延续着淡淡的哀伤。中声部运用了和声填充的方式,再配合着高音部的和声旋律,音乐变得更加舒适、亲切、优美。到了音乐的中段,大调的使用展开了音乐的主旋律,音乐的情绪变得明朗,高亢、舒展,开阔,旋律也在降B大调和g小调中穿梭。
(3)最后,引出再现段的主题,音乐又回归到了刚开始时的哀伤和静谧。从这一部分的音乐主旋律基调氛围,但不轻盈,反而是带有诗一般的意境,同其他带有悲剧色彩的音乐作品相比,这首曲更多的是宁静柔和和淡淡的忧伤。
2.2中部音乐B(c+d)段,G大调的使用,使得曲风变得欢快热闹,该段音乐的激情仿佛将人们从宁静的湖边带入到欢乐的篝火舞蹈晚会中,那种载歌载舞、兴高采烈、谈笑风生、桨拍湖水的场景油然而生
(1)在这一段音乐里,柴科夫斯基灵活的运用了基平行三度、八度和弦、减七和弦构成旋律,音乐的演奏,持续的切分和弦伴奏,预示着音乐的加剧,衬托出欢快的节奏,宽广的旋律、并慢慢向高亢发展,热烈的气氛呼之而出,让人感受到音乐高潮部分的即将到来。
(2)在这个阶段,动态的形象冲击静态的安宁这两种艺术手法的应用在这首乐曲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段音乐最后,又将开始阶段的宁静的音乐引出来。通过高潮阶段的这种欢快感,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融合的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的民歌和民间舞蹈元素。
(3)所以说柴科夫斯基音乐是社会真实的写照也是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