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第五节剧痛证
第二节 剧 痛 证 教学目的 一、掌握几种内脏剧痛证的辨证治疗; 二、熟悉各病证的定义、病因病机; 三、了解各病证的预后、预防与调养。 基本概述 剧痛证是指在诸多疾病的变化过程中,人体某些部位和组织脏器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 一、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中医称之为“胸痹”、“真心痛” 本病证情凶险,死亡率高。 引起心绞痛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内因心气不足、心阳衰微;外因寒凝气滞、痰浊瘀血,内外因引起气机痞塞,心阳痹阻而致心绞痛。 辨证要点 一、疼痛特点:心前区疼痛,持续数分钟,多位于胸骨后,或稍偏左,常放射到左肩部,并沿左前臂的尺侧放射到第4、5指尖,或放射到左肩胛、颈部或下颚部。疼为挤压样或刺痛,多在活动、激动或饱餐后突然发作。休息片刻或服药缓解。 二、伴见症状:心慌,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舌紫黯,脉弦涩。ECG示:S-T段下降,T波降低或倒置。 三、辨证要点:痛(胸痛剧),悸(自觉心悸动),恐(精神恐惧感),汗(大汗淋漓),躁(躁烦不宁)。 针灸治疗 [治法]行气通阳,化瘀止痛。以手厥阴心包经穴、相应募穴为主。 [处方]内关、郄门、阴郄、巨阙、膻中、心俞 [随证配穴]呼吸急促者,加天突、孔最。痰湿壅盛者,加中脘、丰隆。气滞血瘀者,加太冲、膈俞。心肾阳虚者,加心俞、厥阴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 [刺灸方法]针以泻法为主,体虚者用补法。 [方义]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相通,能宽胸理气、活血通络。郄门、阴郄是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的郄穴,功善救急缓痛。心俞、巨阙为心之俞募穴,可宁心安神。气会膻中,可调气行瘀。 [其他疗法] 1. 耳针:心、脑、神门、交感。强刺激捻转,留针30~60分钟,每10分钟间歇行针1次。 2. 电针:在针刺的基础上,将电针的输出电极接于阴郄、郄门、膻中、巨阙穴上。连续波、快频率,刺激20~30分钟。 3. 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注入郄门、心俞、厥阴俞、足三里等穴。?每日1次,每次选用2穴,每穴2毫升。 病例 孟X?X,男,54岁。患高血压病?16年(血压常常在?22.?6/14.?6kPa),伴胸闷、胸痛?7年。检查;心界扩大、心音偏弱。心电图T波低下,S一T殿下移。取穴:心俞、厥阴俞,配内关、间使、通里、足三里穴。每日1次,12~15次为1疗程。针1次即感心前区舒畅;针5次后,便无胸闷、心痛发作,睡眠也明显好转,跑200m也无不适反应。针2个疗程后,T波接近正常水平,S-T段恢复正常。每日步行几十里路,也不会导致心绞痛发作。〔新医药学杂志,1973,(8):14) 体会 一、心绞痛证情危急,必须及时救治,慎重处理。针灸对减轻和缓解心绞痛、心律不齐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对心肌梗死也有一定疗效。 二、间歇期坚持治疗,对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减轻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改善,大有裨益。 三、患者应注重饮食起居,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力戒烟酒。畅达情志,勿大喜、大悲、过于激动,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 二、胃痉挛 胃痉挛是由于胃平滑肌突发性痉挛而产生的胃脘部剧痛。 本病的发生,内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外因贪冷暴食,致积寒胃中而出现胃痉挛。 辨证要点 一、疼痛特点:胃脘部疼痛突然发作,痛如针刺刀绞,腹肌挛急,喜温喜按。 二、伴见症状:面色苍白,身出冷汗,四肢逆冷,恶心呕吐,嗳腐吞酸,苔白,脉弦紧。 三、辨证要点:痛(胃脘区剧痛),汗(四肢冷汗),吐(呕吐酸腐)。 针灸治疗 [治法]理气和胃,止痉镇痛。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梁丘、中脘、梁门、足三里。 [随证配穴]恶心呕吐者,加内关。嗳腐吞酸者,加建里。脾胃虚寒者,加脾俞、胃俞。腹直肌痉挛者,加至阳、筋缩、阳陵泉。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伴脾胃虚寒者,针后加灸。 [方义]梁丘是胃经郄穴,镇痛止痉,长于治疗急性发作性痛证。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 “合治内腑”,胃腑有疾,当为首选。中脘为胃募、腑会穴,又居于胃脘部,通调腑气而和胃止痛。梁门可疏通胃脘局部经气。 [其他疗法] 1. 耳针:胃、神门、交感。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间歇捻针数次。 2. 电针:在体针的基础上,将电针输出电极连接梁丘、足三里、阳陵泉等远端腧穴,连续波,快频率,强电流,持续刺激20~30分钟。 病例 邹X,女,13岁。清早饱食,又吹冷风,上课时突然胃脘部剧痛,由同学背到内科诊治,以“急性胃痉挛”转针灸科治疗。当时患者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手按胃部,弯腰屈背,哭号不已。首先重刺双侧梁丘穴,然后轻取局部中脘穴,当即痛止,破涕为笑。「吉林中医药,1988,(1):11」。 体会 针灸具有良好的解除、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故治疗急性胃痉挛奏效较快,疗效满意。对于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