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法医学”的知识性格与操作脉络.pdfVIP

“我国传统法医学”的知识性格与操作脉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 44 期 ( 民國 93 年6月) ·1-3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性格與操作脈絡* 張哲嘉 摘要 本文意圖探索法醫史家長久以來所關心的「中國傳統法醫學」與「中 醫」之間的關條。分析的策略是回到現代法醫學被採行之前,考察古人 原本是如何定位、閱讀,與實踐今日我們稱為「中國傳統法醫學」的「檢 驗」知識。從書目學的角度來看,這些著作均被歸類為「法家J 而中 醫則遲遲不願承認他們與「法醫」有關。其次,中國傳統「法醫學」的 作者與讀者主要是執法的官吏與件作,並非專職的醫生。從法律規定件 作的活動和他們與官員的互動關係,可以看出其知識操作特性與現代法 醫學的精神差異。在此基礎上,本文逐一檢討學者們有關中國「法醫學」 與醫學關係諸多紛歧論點的得失。首先,學者們之所以煞費苦心解釋兩 者閉關係而難下定論,關鍵在於忽略「法醫學」與醫學雖然有共同關心 TAO 的對象,卻有不同關切面向。據此,本文主張爭議的根源有二:一在經 過近代化、西方化的洗禮後,古今中國的知識分類已經有所位移;其次 中西醫學所處理的問題與探討範圍原本不盡相同,而當代人難免以現代 醫學的預設來考量傳統醫學的問題。 關鍵詞:法醫、書目學、中醫、法律、{午作、知識分類 *本文初稿會於2002年 1 2 月 13日,宣讀於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的「中國近代國家的盟造」研討 會; 2004 年3 月4 日 , 宣讀於美國亞洲學會主辦的2004 年年會 。 先後承蒙李尚仁 、 陳惠馨 、 Josha Fogel 、Robin Yates 等先生指教 。 此外 , 周彥文 、 賴惠敏 、 邱澎生 、 巫仁恕 、 潘光哲 、 孫 慧敏等先生惠賜寶貴意見,至為銘感。作者同時感謝本刊匿名審查人及編委會提供修正意見。 收稿日期: 2003 年5 月29 日 , 通過刊登日期 : 2004 年2 月19 日 。 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四期 一、詞語的界定與討論的問題 (一) r 法醫」 辭源考 宣統二年(1909) ,貴州巡撫龐鴻書(光緒六年進士)奏請籌設學程一年半 的「檢驗傳習所J 加強法庭驗屍的訓練。他說: 查相驗一事,外國貴之法醫;中國付之件作。法醫條專門之學,於生 理解剖諸術洞悉靡遺。故於檢驗能有把握;中國件作視為賤役,承 充者毫無學識。一切作用,但憑口授,即《洗冤錄》一書亦未卒讀。 1 對於研究「中國法醫學史」的學者而言,這是一份相當重要的文件。除了因為 這是最早倡議採用西方法醫學的奏議之一以外,更重要的是,這份奏摺可能是 中國最早使用「法醫」一詞的正式文件。另外一個值得注意之處,是龐鴻書把 來自外國的「法醫」和本土的「件作J 以「相驗」或「檢驗」的詞語概念聯 結起來,雖相提並論,卻不等量齊觀,頗不似當今「中國傳統法醫學史」的學 者,逕以「法醫學」一詞來概括他們的關係。 其實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 r 法醫」 是一個嶄新的辭彙。 在清末以前並不 見於中文著作,甚至不是國人從西文(例如,英文為 forensic medicine 德文 為 forensi sche Medizin) 直譯創造的新詞 , 而是經由留學生從日本輸入 。 2 TAO 就以英文的r forensic J 這個字來講 , 其字源是來自拉丁文的 r forensis J 原意是「公開的,經由公開討論的」。其英文的字意,則包括「犯罪學的」、 劉錦藻, 清朝續文獻通考 (台北:新興書局, 1963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