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6月份中心组暨职工理论学习参考资料-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6月份中心组暨职工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目 录
系列讲话 1
1. 习近平外交理念彰显东方智慧 1
2. 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60)·钉钉子精神:保持韧劲 善作善成 5
法律法规 7
1.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1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 32
1.左鹏:回归本位,改革创新 32
高职视角 51
1. 不教之教:核心素养的教学实现方式 51
2. 最需要开发的职业能力要素是职业核心能力 57
系列讲话
1. 习近平外交理念彰显东方智慧
来源:新华社
东方风来满眼春。四年多来,在国际关系舞台和全球治理领域,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倡议和理念,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给受诸多挑战困扰的世界带来新启迪、新活力和新希望。
这些理念和倡议秉承优秀东方文化底蕴,同时与时俱进地适应当今时代形势,彰显中国领导人宽广的历史视野、深厚的人文情怀、高度的文化自信。
整体思维 标本兼治
从“天人合一”论到“万物一体”说,整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中国人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注重着眼全局,这样才能把事情的本质看得清,解决问题的“药方”开得准。
这种整体观体现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一系列理念与实践之中。“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的信念,让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前所未有地紧密。“拓展南南合作”的同时倡导“推进南北合作”,让人明白不仅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是相互依赖的发展整体。
从广袤亚欧大陆起步,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正呈现整体发力的态势:“五通”并举表明“一带一路”着眼硬件与软件、物质与人心的全面畅通;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保障“一带一路”的推进稳健而有力;从亚洲、欧洲到非洲、美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展现出参与的热情,使得“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超出预期。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反恐乱局、难民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尝试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法,但治标难以治本,且“副作用”令人叫苦。习近平主席开出的“中国药方”,则注重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为开拓全球经济治理新局,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面对当前世界安全领域挑战,他提出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情怀打量这个世界,正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提供的新‘世界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如此评述。
长远着眼 利益千秋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以史为镜鉴当下,未雨绸缪谋长远,是习近平外交理念又一鲜明的东方特色。
以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和平基因阐释中国所坚持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回顾近代以来热战的血腥、冷战的冰冷呼吁国际社会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历史纵深感,增加了中国倡议、中国理念的说服力、道义感。
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把握中美关系,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些着眼长远的外交倡议为中国处理各种双多边关系指明了方向,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
习近平主席为区域和全球发展繁荣所提出的方案倡议,同样展现出面向未来的大视野。对于亚太区域发展,他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应打造“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开放格局”;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而他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着眼于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与繁荣。
中国人的长远眼光,给许多外国人士留下深刻印象。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主席菲利普·查沃斯认为,“中国人看问题的角度和眼光比许多其他国家更加长远”。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则感言:“中国传统的智慧思想和长远眼光对解决世界问题非常重要。”
一些志在长远的规划,可能会影响到眼前的利益,如何权衡?中国给出的答案是以长远为重。将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发展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这是中国国内发展的追求;在国际舞台上,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勇于担当,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同样源自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长远思维。
和而不同 广结善缘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天下为公、有容乃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
这一东方智慧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得到创新性继承:摒弃结盟对抗的旧思维,跨越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隔阂,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国家关系……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理念的创新与超越。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
文档评论(0)